央視網 > 經濟 > 公司

互聯網新貴PK電視土豪:一場由盒子引發的血戰

發佈時間: 2013年12月21日 14: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羊城晚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圖/鄺野

  文/羊城晚報記者 劉珊 孟慶利 通訊員 衛濤

  市民范小姐上週末將自己的有線電視正式停掉了,原因是家裏裝上了時下正流行的“盒子”,還“越獄”了一下。她給羊城晚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有線電視費一年300多塊錢,看不看都要給,幾個月不開機還被停掉信號,要重新開通。買個盒子加上‘越獄’比這貴一點,能看電影能看電視,且基本是一次性支出。”

  羊城晚報記者從廣電系統某內部人士處了解到,的確已有部分用戶選擇安裝電視盒子,而停掉了有線電視業務,他們大多數都是擁有小家庭的80後。有線電視的市場似乎正被盒子們蠶食,靠收費等業務當了多年“土豪”的有線電視,是否會被電視盒子PK掉呢?

  互聯網巨頭開打盒子大戰

  記者發現,近一年市場上的盒子越來越多——遠在國外的有蘋果的Apple TV和谷歌的GoogleTV;在國內本身擁有內容的,以樂視、愛奇藝、pptv為代表;互聯網公司中,小米和華為的盒子當仁不讓,電商巨頭阿裏巴巴也推出了阿裏盒子。

  各種盒子之間打得不可開交。今年5月,樂視盒子開賣,五萬台盒子在47分鐘內宣告售罄。而就在上個月的“雙十一”中,小米在天貓旗艦店提供的5萬台小米盒子也在13分鐘內被搶空。

  樂視致新高級副總裁彭鋼指出,這種“互聯網+高清大屏幕+沙發”的新組合,給用戶體驗帶來“質”的變化。換言之,曾經一直以為即將被淘汰的電視小熒屏重新進入了群雄逐鹿時代,風水輪流轉後,戰場重回客廳。

  此外,還有數之不盡的山寨機頂盒們在全國各地蔓延,相對於“正規軍”(即與獲得牌照的七家集成平臺商進行合作的互聯網機頂盒)相比,他們繞過監管,釋放更多內容,同時價格也更加便宜。有業內人士透露,僅山寨機頂盒,一年在中國的産出量或能達到200萬台左右。

  有線電視“地盤”遭蠶食

  盒子之間的拼殺,將有線電視捲入其中。有分析人士指出,網絡時代看電視的人群本來就在縮減,再加上多了盒子這一選擇,月月收費的有線電視的“劣勢”似乎更明顯。事實上,近期已有不少市民都選擇取消有線電視業務,關於有線電視將走向終結的觀點也不絕於耳。

  無線網絡解決方案專家孫宇彤曾撰文預言:有線電視將被電視盒子取代。他指出,電視盒子目前的最大缺點是即時直播,“可真正需要即時直播的人有多少呢?有多少人會為了提前幾分鐘知道,額外花費呢?”孫宇彤還認為,有線電視慣用地靠壟斷來獲取收益的方式與互聯網的開放是格格不入的。

  不過,著名網絡IT專家賈敬華則持反對意見,他認為“電視盒子取代有線電視是偽命題。”理由是“電視盒子內容不如有線電視豐富,傳輸內容的寬帶網絡系統不夠成熟,且操作繁瑣,不適宜老人小孩使用。”

  有意思的是,網友們大多數傾向於“取代論”。網友“自語飛魚”認為,技術問題的解決只待時日,如果對牌照等的限制有所放開,壟斷性質的有線電視很快會被用戶用腳投票踢出市場。而在日前舉行的2013年(第九屆)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也直言:“互聯網是大趨勢,未來電視如果不能跟互聯網連接起來就會被淘汰。”

  盒子和有線電視將長期並存?

  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主任韓霽凱日前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稱:“任何一種新業態産生,一定會對原有的傳統業態形成衝擊,但並不代表某一個行業會受到特別大的衝擊。互聯網電視目前來講對整個有線電視的確是有‘滲透’,但目前來看應該不大。”

  他透露,目前國內有線電視總體用戶規模約為2.2億戶,數字電視用戶規模約為1.5億戶。對比之下,互聯網電視去年約有2600萬台一體機,和600萬個互聯網機頂盒,總共才約3200萬,雖然累計總量或可能超過5000萬,但與傳統有線電視市場相比,還是顯得小。

  此外,當下用戶對視頻的需求包括廣播電視、視頻的VOD點播,和一些電視上呈現的基於android或IOS平臺的交互應用等。“盒子現在只對廣播電視的VOD點播形成衝擊,而不是廣播電視。短期內,由於政策等原因,目前質量最好最穩定的還是有線電視網,它的基礎非常牢固,可以説是基石。”

  韓霽凱坦言,盒子的“割據時代”遠未到來。“我們看到現在牌照方在做盒子,如百事通,它最早是做IPTV新媒體的;CNTV、CIBN也在做,代表電視臺和電臺傳統播出機構;浙江華數是有線電視運營商的代表;互聯網企業小米、愛奇藝視頻網站也在做,阿裏也跳出來幹,甚至電視機廠商也在做,深圳華強北更是山寨小作坊盒子的集散地。幾乎涉及互聯網電視産業鏈的所有環節都在做平臺、做內容、做終端、做渠道,一方面説明市場前景整體看好,另一方面正是説明市場主導力量並未真正形成,沒有哪家形成規模市場,這是戰國時期亂戰的開始,遠未到諸侯割據時代的到來。”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沈哲彥則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我認為三網融合是大勢所趨,政策將來勢必逐漸放開。那時候應該會對有線電視發展造成真正的大衝擊。”

  關注

  渠道倒逼內容升級

  對盒子來説,要吸引人氣只有一條路,就是擁有更多高品質的內容——各大視頻網站爭奪獨家網絡版權就是最好的例證。互聯網行業雖不差錢,但精明的老闆們也從來不亂燒錢。縱觀近兩年樂視、愛奇藝、騰訊、搜狐明爭暗鬥的版權大戰,便可以判斷,製作方的好日子已來臨,內容為王的時代即將歸來。

  有業內人士透露,不少有線電視運營商也正在醞釀生産互聯網機頂盒。歌華有線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歌華盒子或許不久就要面世,新加入者無疑會給市場帶來更多競爭,未來的市場格局更難以預測。要像樂視和愛奇藝那樣兼做內容和硬體,還是靠燒錢購買好節目?市場留給盒子廠商們思考的問題仍很多。

  名詞解釋

  盒子

  近一年來互聯網企業爭相推出的“盒子”,是一種可將互聯網內容在電視機上進行播放的硬體産品,此前在互聯網領域被稱為“網絡高清播放機”,後被廣電總局定義為“互聯網電視機頂盒”。

  普通電視機通過連接電視盒子,就可實現互聯網智慧電視的很多功能,觀看包括電影在內的網絡視頻,還能將手機、IPAD等設備上的視頻內容投射到電視大屏幕上欣賞,甚至還可以玩遊戲、聽音樂。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盒子 樂視 的新聞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