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鋼鐵産業鏈掙扎與救贖産能過剩解藥的藥效仍待考

發佈時間: 2013年10月22日 14: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京華時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為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産能嚴重過剩矛盾,國務院日前出臺《關於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此舉被視為新一屆政府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一個重大舉措。

  鋼鐵、水泥、電解鋁等傳統製造業産能過剩的苗頭,至少在5年前便已顯現,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也馬不停蹄地出臺淘汰落後産能的調控政策。頗為無奈的是,從這幾年的實際情況看,這些過剩行業卻陷入“越調控越過剩”的怪圈。

  産能過剩的背後,是各路資本的盲目逐利,以及GDP考核魔咒下地方政府“有形的手”。這兩股力量交雜後的能量之大,終於令國務院親自出馬。在此背景之下,我們不妨用更高的視角,選取一個樣本,一探行業的産能過剩對整個産業鏈生態的影響;不妨在為中央治理的決心鼓與呼的同時,直視化解産能過剩可能要經歷的陣痛。

  ■産業鏈之鋼企

  當“高成本低收入”“增産不增收”“減價不減量”“噸鋼利潤不夠買一根冰棍”“寒冬”等字眼成為鋼廠表徵的代名詞時,不僅宣告著鋼鐵行業告別了暴利時代,全産業鏈的隱憂也暗含其中。

  □行業樣本

  鋼鐵産業鏈全鏡像

  停不下來的生産

  這幾年,新湖期貨市場部調研人員每每來到河北唐山調研鋼市,總會感慨煙囪和高爐如雨後春筍般越來越多。102國道旁一家唐山鋼鐵公司的廠區,正毫無顧忌地排出灰、白、暗黃色的煙霧,煙塵還帶著濃濃的硫磺味。附近的村民們見證了短短幾年間工廠高爐的增加,也證實了新湖期貨調研人員的判斷。村民對所種玉米個頭小、“不乾淨”的情況擔憂不已,聞訊而來的記者們調查發現,原來這家鋼廠不僅在工信部2010年淘汰落後産能企業名單裏,而且居然在建廠之初沒有通過環保部門的環評。不過到了2013年,這家鋼廠卻成功“漂白”,成為中鋼協新吸收的會員。

  前述鋼廠“先上車後買票”的現象,正是不斷擴張的中國鋼鐵行業的縮影,而更多鋼鐵項目甚至“上了車”也“不買票”。鋼鐵企業是地方政府稅收和GDP考核的貢獻大戶,以至於一些還沒拿到國家相關部門“準生證”的項目在地方政府的保護下迅速開建。那些“天高皇帝遠”的鋼企相信,他們給當地帶來的就業和財政貢獻會贏得地方政府的更多扶持,這只“有形的手”不會活活把親手養大的孩子掐死。

  蘭格鋼鐵資深專家陳克新告訴記者,幾年前鋼鐵行業(可供統計的重點大中型企業)一年實現利潤過千億元,年度利潤增幅高達五成,利潤率超過20%,佔據工業利潤比重一成以上。高額利潤的誘惑,地方政府的土地優惠、稅費減免和投資補貼等政策刺激著各路資本涌入鋼鐵業,導致我國鋼鐵産能由2003年的近3億噸擴大到2012年末的近10億噸。

  來自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全國民營、國有鋼企的産量分別為989萬噸、1.18萬噸,各佔全部鋼産量的7.7%和92.3%。到了2012年,民營、國有鋼企的産量都為3.62億噸,各佔全部鋼産量的一半。

  “為什麼鋼廠生産停不下來?”新湖期貨分析師李曉調研發現了三個主要原因:鋼企肩負保就業的社會責任,停産意味著裁員,地方政府不願意;從成本考慮,臨時關停高爐産生的成本將更大,“好比開車點火的單位耗油高於正常運行的單位耗油”;第三,鋼企要在銀行繼續貸款,銀行看的是現金流和産量規模,如果停産,銀行就會停貸,企業的資金鏈就會斷裂。“對於鋼企而言,儘管凈利潤虧損,但只要有毛利潤就能生産,因為銷售收入減去生産成本(不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三費’和固定資産折舊等)後就是毛利潤,在難以裁員的情況下,工資、折舊費等費用不管停不停産都要支付,如果停産,連毛利潤都賺不到了。”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