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觀點頻道

羅天昊:以內需主導區域經濟均衡發展

發佈時間: 2013年03月08日 1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人民網

  ■ 區域經濟

  外貿和投資“雙駕馬車”拉動經濟的結果,是擁有出海口的各個沿海城市發達,而廣大內陸則被遺忘。只有內需成為主導,眾多內陸城市才有望實現崛起。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發改委副主任杜鷹稱,當前東部和中西部發展差距過大,未來中國需要更為均衡的發展。他舉例稱,去年西部地區人均GDP和東部差了26000元。人均GDP最低的貴州,只相當於人均GDP最高的天津的19%。

  事實上,最近幾年,已經出現了中西部發展增速超過東部的情況,就剛剛出籠的各個省區的發展公報,廣東從2010年至2012年的三年增速,分別為12.2%、10.0%、8.2%;東南的浙江三年增速分別為11.8%、9.0%、8.0%。而西北的陜西,三年增速分別為14.5%、13.9%、12.9%;西南的貴州,三年增速分別為12.8%、15.0%、13.6%。西部區域增速高於東部,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如果當下這種變化一直持續,則中西部追趕東部,似乎水到渠成,但是,這一過程,充滿了變數。

  與社會經濟發展戰略領域的“先富帶動後富”相對應的是,中國的區域發展,自改革開放以來,奉行非均衡發展戰略,即,優先發展東部沿海,然後輻射到中西部。

  長期以來的非均衡戰略,固然培育了一些初具實力的經濟區域,如珠三角、長三角等,但相對也導致了中西部的塌陷。近年來,沿海區域增長放緩,使國家迫切需要新的增長區域,另外,由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外需急劇萎縮,未來內需對於中國經濟具有決定性意義。

  在此情況下,中國的國家戰略,逐步從優先發展沿海的非均衡戰略,過渡到全國性崛起的均衡戰略。自2008年以來,中國先後將數十個區域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從東至西,從南到北,幾乎全在國家發展戰略的棋局之中。

  而確立均衡戰略,需要的一個重點前提是:內需必須佔據主導地位,國內市場必須統一。

  中國的內需對經濟的貢獻不足40%,而全球發達國家,普遍達到了70%以上。外貿和投資“雙駕馬車”拉動經濟的結果,是擁有出海口的各個沿海城市發達,而廣大內陸則被遺忘。只有內需成為主導,眾多內陸城市才有望實現崛起。此外,值得警惕的是,去年我國的固定資産投資率達到70%以上,亦嚴重擠壓了內需。如浙江、廣東等很多內生性發展的區域,反遭遇危機。

  此外,對於各地發展的政策性支持與傾斜也要相對公平。以貴州為例,這個貧困人口眾多、地域廣大的省份,國內的一百多家央企,沒有一家央企的總部在這裡。而國內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央企的巨大投資,絕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天津濱海新區,其崛起本質上就是靠央企的不停投入。未來,類似央企在各地相對均衡的分佈這種均衡資源的做法,需要從上至下的改革。

  在國家戰略的擬定方面,各地也並不均衡,有地方納入好幾個國家戰略,獲得了眾多政策,資金支持,有的地方則沒有被納入國家戰略,艱難自生。最近幾年,國家連續推出了數十個國家戰略,大致實現了普惠,亦是基於此種考慮。

  □羅天昊(國資委商業科技質量中心研究員)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