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訊(記者 張晨 通訊員 陳新 趙穎奇)花錢,是一種享受,還是為了面子?日前,市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12343)開展了“居民對面子消費的看法調查”,調查顯示,63.9%的市民承認自己存在為了“面子”消費的“被消費”情況,其中四分之三的人表示自己並不願意主動參加應酬,甚至有14%的人反感“酒桌上辦事”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四分之一的被調查對象表示對“面子消費”有些不堪重負。
六成人為了“面子”消費
“面子消費”是指人們出於個人社交需要、情感需要、商務需要、功利需要,在餐飲、娛樂、商品等方面進行消費,消費對象一般為朋友、同事、親戚、領導等。調查發現,日常消費行為中,由於人們重視他人的看法和意見,關注個人消費的社會群體效應,注重自身在群體中的認可度,而面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個人形象、身份、財富、社會地位、社會關係,因此一些人的消費行為和心理具有面子情結。調查顯示,在1000名被訪者中,63.9%的人存在“面子消費”情況,其中9.0%的人經常“面子消費”,54.9%的人偶爾“面子消費”。
調查顯示,在遭遇“面子消費”的人群中,70.0%的人用於餐飲消費;49.0%的人用於娛樂消費;43.0%的人用於商品消費;20.5%的人用於車費;另外6.3%的人用於其他形式的“面子消費”,主要包括人情世故、婚喪嫁娶的隨禮等。
四分之三屬於被動應酬
調查顯示,24.8%的人願意應酬,認為能多認識朋友;38.8%的人表示沒辦法,應酬是工作需要;36.3%的人認為無所謂,有應酬就去;14.0%的人反感應酬,反感酒桌上辦事的方法。數據顯示,四分之三的人屬被動應酬。
從出生年代看,不同出生年代的人對工作應酬有不同的看法。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認為沒辦法,應酬是工作需要的比例高於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人,應酬多屬於被動應酬;身為獨生子女的90後,渴望結交更多朋友,把應酬作為認識朋友的途徑,應酬多屬於主動應酬。
收入越高“面子消費”越多
對639位遭遇面子消費人員的調查顯示,每月“面子消費”金額在500元以內的佔54.2%,“面子消費”500元至1000元的佔32.2%,“面子消費”1000元至2000元的佔8.0%,“面子消費”超過2000元的佔5.6%。收入越高,“面子消費”支出越多。
從職務看,管理人員遇到“面子消費”的比例為68.1%,比普通員工高6.4個百分點。從收入看, 1000元以下收入人群“面子消費”的比例為45.5%,1001元至3000元收入人群“面子消費”的比例為58.3%,3001元至5000元收入人群“面子消費”的比例為72.4%,5000元以上收入人群“面子消費”的比例為70.3%。
調查顯示,在遭遇“面子消費”的人群中,75.1%的人表示能夠承受,22.7%的人感到有些負擔,2.2%的人感覺負擔重。調查顯示,上世紀60年代、90年代出生的人“面子消費”有負擔的比例大。數據顯示,60年代出生的人,32.2%的人感覺有些負擔,4.6%的人感覺負擔重;90年代出生的人,42.1%的人感覺有些負擔,10.5%的人感覺負擔重。90年代出生的人年輕,個人財力弱,“面子消費”的承受力較低;60年代出生的人正值上有老下有小、事業處於高峰期,面對較多的“面子消費”,部分人感覺不堪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