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産業

中國反價格壟斷獲突破性進展 已調查案件49起

發佈時間: 2013年01月05日 17: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要培養競爭文化,完善競爭政策。只有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才能促進‘三提高一降低’,即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和價格水平的降低,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保持中國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和活力。”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説。

  國家發改委4日透露,近日依法對韓國三星、LG,中國台灣地區奇美、友達等六家國際大型液晶面板生産商2001年至2006年的價格壟斷行為進行處罰,經濟制裁總額達3.53億元人民幣。這是中國首次對境外企業價格壟斷行為做出處罰決定,也是中國迄今為止對價格違法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

  國務院反壟斷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時建中對中新社記者表示,雖然中國的反壟斷法頒布實施時間較晚,但執法機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企業不分境內、境外,不分央企、民企,反壟斷法面前一律平等”。

  自2008年8月反壟斷法施行至今4年多時間裏,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對49起價格壟斷案件開展了調查,對其中20起案件做出了行政處罰決定。這些案件涉及醫藥、造紙、液晶面板、水泥、保險、船舶代理等多個行業,被調查的市場主體既有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也有外資企業。

  在反價格壟斷執法中,中國積極探索,取得了不少突破性進展。山東兩家醫藥企業以不公平高價銷售藥品和拒絕交易案,是第一起做出處罰並結案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8家保險粉生産企業達成價格壟斷協議案,是第一次運用寬大制度並做出處理的案件;韓國三星等六家液晶面板企業價格壟斷協議案,則是中國首次對境外企業做出處罰。

  尤其是在反壟斷法實施不到5年的時間,中國便完成了對6家國際大型企業的反壟斷執法,這一結果“令人振奮”。時建中指出,這充分展現了中國反壟斷執法的能力、態度和決心。

  作為競爭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壟斷法已成為各國規範市場行為、維護市場秩序的基本法,在美國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甚至有“經濟憲法”之稱。在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建成,但反映市場經濟內在要求的市場規則尚未完全建立,競爭意識和法律意識比較淡薄,競爭政策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反壟斷尚處於起步階段,還在“摸著石頭過河”,反壟斷力量也很薄弱。

  英國富而德律師事務所中國區主管反壟斷業務的合夥人韓亮(Michael Han)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反壟斷機關的能力和信心已經朝著美國、歐盟等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反壟斷經驗的國家迎頭趕上,但無論是法律細節的完善還是執法隊伍的規模,中國都需要進一步和國際接軌。

  2011年,發改委制定的《反價格壟斷規定》和《反價格壟斷行政執法程序規定》兩部配套規章正式實施。同年,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更名為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增編20人,並新設兩個處專司反壟斷調查。北京、遼寧等多地價格主管部門也增加了編制,專項用於加強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不過與美、歐等相對完備的法律體系和成百上千人的專業執法隊伍相較,中國的反壟斷能力建設明顯偏弱,與中國龐大的市場規模更是不成比例。

  值得關注的是,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意味著正在加速構建創新型國家的中國,將更加注重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更加注重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政府的扶持雖然也有激勵作用,但競爭的壓力才是創新的源動力。”許昆林強調,“只有充分競爭的市場,才是成熟的市場,有活力、有創新力的市場。”只有在競爭的壓力下,經營者才有動力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壟斷必然導致創新意願不足,阻滯經濟發展。

  3.53億元的大罰單,釋放了中國官方維護法制權威和市場秩序的強烈信號。許昆林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強反價格壟斷執法,研究細化反價格壟斷相關規定,出臺相關行業指南,進一步明確市場競爭規則,引導經營者自覺守法經營。

  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也將堅決查處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和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等各種壟斷行為,對典型案件予以公開曝光,嚴格規範價格秩序,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促進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增進消費者福祉。(完)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