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汽車召回條例歷時10年終獲通過 拒不召回或重罰千萬元 業內預計震懾作用巨大,國內汽車召回頻次、批次將大增,平均三天上市1款新車的怪象或改觀
羊城晚報訊 記者張愛麗報道:10年前就由國家質量監督部門起草的條例,終於有望在近期付諸實施。10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條例規定,生産者或經營者出現“未停止生産、銷售或者進口缺陷汽車産品的”、“生産者經責令召回拒不召回的”,將被處缺陷汽車産品貨值金額2%以上10%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由許可機關吊銷有關許可。
拒不召回或被罰千萬元
汽車營銷專家張健勇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稱,按照“條例”徵求意見稿的規定,若按處缺陷汽車産品貨值金額10%罰款的最高額度,以目前整個國內汽車市場中銷量最大的售價13萬元左右的中級車為例,若同一批次為2000輛的保守保計數,企業將面臨“千萬元罰金”,從而對明知有缺陷拒不召回或召回後拒不消除缺陷的企業,産生巨大震懾作用。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隨著上述條例得以“落地”,預計未來在華銷售的進口車、合資車和自主車將在召回頻次、召回批次、單批次召回量等方面大幅增加。崔東樹分析稱,此前由於自主品牌車型太過擔心品牌形象受影響,再加上單車型銷量比合資與外資車型小,自主品牌車型鮮有召回,但隨著上述條例付諸實施,自主車企將必須在召回成本和巨大違法成本之間權衡。
車企推新車步伐或放慢
張健勇還分析指出,車企推新車的步伐亦可能因此而放慢。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汽車投訴總量為4664例,有八成投訴是在汽車免費保修期之內,其中一個月內的新車佔一成。
羊城晚報記者算了一筆賬,據各車企發佈的信息,今年上半年國內上市的新車和改款近50款。如果加上下半年上市的車型,預計將會超過上百款。也就是説,平均每三天就會有1款新車上市。
“就新車上市的頻率看,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市場能與中國比。”張健勇認為,新車上市速度過快、頻率過於密集,將會嚴重影響到其産品質量。他還指出,許多新車號稱是全球同步,但來中國後卻“偷工減料”,少了許多關鍵配置。有的廠商為節約成本,甚至換上低性能的發動機,相當於引進了一個全球同步的殼。 據悉,按照國外車企的經驗,研發一款新車型,從設計、研製到完成各種測試,需要好幾年時間,耗資數億美元。然而,現在有的企業為了和對手競爭,許多相關的測試還沒投入時間和資金去做,就倉促推出一款又一款新車,這或許是汽車投訴頻現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