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黑天鵝內外突襲 中國經濟又見“L”底

發佈時間: 2012年09月11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近日,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撰文發佈觀點指出,目前困擾中國宏觀經濟的真正問題不是經濟什麼時候見底,而是經濟在底部持續的時間比市場預期的長。

  李慧勇認為,當下的中國經濟更像1998年。經濟觸底之後並沒有回升,而是在底部持續了5年的時間。目前,去産能、消化金融風險、轉變增長方式需要時間,上次用了1998-2002年近5年的時間,這次也可能需要3-5年。而在找到的新的增長動力之前,今年中國經濟“7上8下”的狀況將成為未來幾年的常態指數。

  從細項上分析,李慧勇講述了他做出如上判斷的四點原因。

  首先,從需求側看,面臨著傳統動力衰竭和新增長動力匱乏的問題。1998-2002年的經濟調整原因有很多,譬如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宏觀政策的失誤等等,最重要的原因是經過改革開放之後20年的發展,居民的基本需求如衣食和家電為代表的耐用消費品基本得到滿足,缺乏新的增長動力。而目前的情況也基本相似,支撐過去10年高增長的兩大引擎雙雙調整,房地産市場增速放慢,出口受到美日歐三大經濟體的經濟調整而放慢,中國急需要新的增長動力。

  其次,從供給側看,大量的産能過剩需要消化。伴隨著居民基本需求的滿足,1998年前後,中國從短缺經濟開始過渡到相對過剩經濟,中國出現了第一次産能過剩,産能過剩導致價格持續下行。而目前的情況也非常類似,不少企業面臨産能過剩的壓力,價格下行,效益惡化。不僅僅是依附於出口和房地産的重化工業例如鋼鐵、水泥、煤炭、玻璃等過剩産能需要消化,甚至在風能、太陽能的新興行業産能過剩的情況也非常嚴重。這使得一般工業品製造業持續低迷。以PPI為例,從今年3月份開始,已經連續5個月下跌。

  第三,從金融領域看,這兩輪調整都可歸結為資産負債表性質的調整。上次的重災區是企業和銀行。這次受影響的更多是地方政府和銀行,而企業的問題似乎不大。

  第四,從經濟調整的方式看,都是“L”型,而不是“V”型,經濟在底部徘徊時間都比較長。從中國經濟過去30多年的增長看,一般呈現大起大落的特徵,但1998-2002年是一個例外。由於去産能、消化金融風險、培養新的增長點所需要的時間明顯長于一般的週期性調整,這輪經濟調整呈現“L”型,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L”型的一豎階段,從1993-1998年,用了5年的時間。二是“L”型的一橫階段。1998-2002年,連續5年GDP都在7%-8%之間徘徊,一直到2003年入世效應和住房商品化效應顯現才走出來。而本次中國經濟調整恰逢全球經濟調整,全球都需要新增長動力,需要的時間可能也會比較長。調整應該開始於2007年,到目前已經完成了L型的一豎。從今年開始走L型的一橫,從國際和國內形勢看,可能也需要走3-5年。

 

責任編輯:陳迪

熱詞:

  • 宏觀
  • 經濟
  • 觸底
  • 金融
  • 市場
  • 調整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