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報告稱中國家庭凈總資産高出美國21% 平均資産247萬

發佈時間: 2012年07月16日 07: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席倩

  “中國自有住房擁有率近九成。”這個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中出現的數字曾引發質疑。該報告的發佈者——中國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近日正式推出《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2012》,而其在配發的解讀中的數字再次引發爭議——中國家庭凈總資産高出美國家庭21%。

  在數據發佈之初,中國城市戶口家庭平均資産247萬元引起社會質疑,而家庭資産40.5萬元的中位數卻沒有得到重視。西南財大教授甘犁表示,中位數反映的是普通老百姓的資産狀況。只有14.3%的家庭資産超過了247萬的均值。6月11日,美聯儲發佈了2010年美國最新家庭資産狀況。2010年中國家庭凈資産總值高達69.1萬億美元,高出同年美國家庭凈資産總值(57.1萬億美元)21%之多。

  對此,哈佛大學教授David Wise認為這一數據具有合理性:一是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家庭總數量高於美國;二是中國的房價迅速上漲,而美國房價與2007年相比至今已下降近30%,中國家庭住房資産總價已趕超美國。

  甘犁表示:“公佈這一數據一方面是‘立此存照’,我們第一次知道中國家庭資産總額超過了美國。這是我們發展過程中一個里程碑。其中房地産和長期的高儲蓄率貢獻良多。另一方面也是一個提醒。日本在20年前就曾經遠超美國,1991年日本皇宮3/4平方英里的土地價值曾經超過整個加州。希望20年後我們不是‘曾經超過’。”

  住房問題是報告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全國90%城市、85%的自有住房擁有率,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人表示“被住房”。但是85%的自有住房擁有率並不意味著只有15%的民眾有住房的剛性需求。通過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而得到的微觀數據,可以計算出各類民眾的剛性需求,包括無房家庭的住房需求,流動人口的住房需求,與長輩同住的“啃老族”住房需求,新增成年家庭的住房需求,新增農民工的住房需求以及拆遷家庭的住房需求。依據上述口徑推算出我國城市地區的房屋需求為9977萬套。

  如果考慮多套住房的潛在供給,再加上2011年未出售的商品房約166萬套,我國城市地區的住房總供給為4048萬套。因此,我國城市地區的供需缺口為5929萬套。

  甘犁指出,若不考慮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及未來其他供求變化,政府提出的在“十二五”期間提供3600萬套保障房計劃能滿足我國城市地區住房缺口的60.7%。按照2011年的商品房建設速度,“十二五”期間商品房開發商只需工作兩年半就能滿足城市地區所有的住房剛性需求。中國住房剛需旺盛的時代已經過去。當前可能存在的房價反彈主要來源於住房的投資需求,值得警惕。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城市第一套房平均收益率在300%以上。甘犁表示:“如果中國房價下調30%,只有27.8%的家庭房價市值會低於其成本價,2.91%的家庭住房價值低於銀行欠款。也就是説,房價下調30%對銀行業的衝擊很小。”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