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种太陽 >

大別山區的風俗——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1日 16: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婚嫁。這裡的男女一般成年以後就開始談婚論嫁,個別家境較差的家庭要推遲幾年。婚嫁的程序為“媒婆介紹——訂婚——相處——結婚”。所謂的媒婆也並非專幹這種事情的人員,不過是找跟意中女方家庭關係很好的婦女介紹,男女雙方熟悉以後,兩邊家庭要是都很滿意的話,接下來就是“訂婚”階段。當然,男女雙方也是有戀愛過程的,並非這麼迅速的進入婚姻殿堂。據了解,在打工潮出現以前,男女雙方就是主要是在村子裏集中放電影和唱戲的時候培養感情。近幾年,則主要是一起出去打工,在外地相處幾年以後,才回家結婚。

 

喪葬。我們都知道,農村是不興“火化”的,他們很重視遺體,“土葬”的儀式做的非常慎重。首先是棺木準備。每家都要在老人尚在人間的時候,為老人準備棺木,未雨綢繆。即便是家境十分貧寒的家庭,也要提早做好這件事。其次,就是喪葬儀式。老人過世以後,遺體要放到村委的靈堂遺留三天。在這期間,兒子每天晚上都要守護靈堂,陪伴先人。周邊鄉鄰、娘家親人、女兒都要過來吊孝。而且,這三方還要分別請一個樂隊為老人送葬。讓人感到新奇的是,出殯之前,所有後代都要跪在靈堂前面,舉行“念祭文”儀式。農村的喪葬不講究排場,但是處處體現對以逝先人的懷念和尊敬,體現後代的一片孝心。

 

戲劇。這裡是楚地,非常流行楚劇。每家都藏有楚劇的DVD,尤其是家裏老人尚在人世的家庭,更是經常傳出楚劇的戲曲聲。前些年,當地的每個村落都有一個自發組織的楚劇團,每年定期的舉行楚劇表演。除此之外,每逢“紅白喜事”當地都要請這些楚劇團表演節目。每逢這種場景,周邊各家各戶都會當場觀看,不管是老人、青年人還是兒童。當然,他們的目的可能各有不同。老人是發自本身的熱愛,青年人可能就是為了抓住跟心儀異性培養感情的機會,至於兒童嘛,則是圖個熱鬧。另外,兒童還能在現場得到一些糖果和餅乾,所以他們非常樂意去湊熱鬧。

 

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但在當地主要重視以下幾個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月半節和中秋節。“春節”自不用説,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習俗,各地都要過的。但在當地,“春節”有一點不一樣,就是每家自養的一頭生豬都等到“春節”才宰殺,豬肉也不賣個別人,吃剩下的豬肉就做成“臘肉”,留著以後“慢慢吃”。所謂“月半節”,就是指陰曆715。他們相信:這一天,陰曹地府的“閻王”會給他們以逝的親人放假,允許他們回家探親。所以,他們會提前準備好“紙錢”、“紙衣”等陰間用的紙質日用品,在“月半節”的晚上焚燒,讓以逝的親人帶去地府用。

 

待客。儘管當地的物質條件非常艱苦,各家的生活都非常簡樸,但是這裡的村民非常熱情好客。他們有一個習俗,就是只要家裏來了客人,不管是誰,都會把家人珍藏了很久的“臘肉”、“豆腐丸子”等熟食拿出來招待(飯桌上他們會不停的給客人夾肉,自己卻只吃些平常的蔬菜),還要擺上自家釀製的“米酒”,買回啤酒或汽水,陪客人同飲。當你對比面前的酒菜和農家平常的飯菜,你一定會情不自禁的感慨:多純樸的村民啊!你一定會感動的淚流滿面!

 

從下午1點到7點,我們足足跟村民聊了6個小時,儘管任務已經完成,但是我們還是捨不得離去。我們被當地淳樸的民風深深感染了,我們好奇于當地各種奇聞軼事,內心的草根情節開始作祟,讓我們愛上了這裡的村民,愛上了這片土地。

 

責任編輯:李素江

熱詞:

  • CNTV
  • 愛公益
  • 調查報告
  • 种太陽
  • 武漢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