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公益頻道 > 公益時評

公益時評:人人敬老 人人得福

發佈時間: 2013年12月31日 15: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CNTV | 手機看新聞

公益廣告欣賞

原標題:

《人敬老 己得福》河南舞陽農民畫 作者:仁明兆

《人敬老 己得福》河南舞陽農民畫 作者:仁明兆

  這是一幅關於敬老主題的農民畫。畫作本身的內容很簡單: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在下雨天過馬路,攙扶她的是兩個放學回家的小學生,男孩小心翼翼地攙扶著老太太,女孩努力翹起腳尖,給老太太打著傘,生怕她被雨給淋著……

  雖然這幅農民畫的構圖和表現內容很簡單,但是畫作裏的情景卻是我們這個社會已經變得相對稀缺的場景——攙扶老太太過馬路,已經成為“高風險”的做好事敬老的行為,因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老人家給賴上,有可能吃不了兜著走。

  當然,敬老,本來是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因為個別人的道德素養低下而否定整個民族的傳統孝文化的精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敬老愛幼禮儀和傳統還是深入人心的,並且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看到孝敬老人、尊重老年人的需求正在逐漸被社會各界所重視。

  這一方面是和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以及社會公民素質提高有關係,另一方面也是政府部門長此以往的堅持進行敬老的宣傳有關係,就比如“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裏若干幅關於尊老愛幼的宣傳畫,雖然看似內容通俗,很生活化,沒有多少藝術上的價值,但是就是這樣接地氣的作品,用直觀易懂的畫面來告訴全社會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什麼是傳統美德,什麼是“人敬老,己得福”。

  農民自己創作的畫,內容肯定都是帶著泥土的味道的,但真正樸素的道理,恰恰可以用最簡單的表達方式來傳遞——扶老奶奶過馬路,這是一個在當今社會多麼“通俗”的敬老方式,但是經過當代農民的畫筆畫出來之後,卻也增添了一種別樣的意味,更加能夠理解“人敬老,己得福”的真正內涵其實就是“只要人人敬老,將來一定會人人得福”。只有在一個社會成員之間相互體諒和幫助,氣氛融洽的社會裏,這個社會才是一個“互惠”的社會,如果人人都想著自己的父母,甚至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那麼這個社會的成員之間的關係一定是非常冷漠的。

  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中國正在快速進入到老齡化社會,老人越來越多,從國家政府的層面來講,主要的任務是如何建更多高質量的敬老院,培訓更多的養老服務照看人員,而從每個社會成員的角度來講,則是怎麼更加注意培養自己的敬老意識,因為最淺顯的道理是,我們每個人都會變老,只有從現在開始敬老,在我們老了的時候,才會有更好的敬老氛圍,才會有更讓人舒暢的社會人際環境,老人們也才能生活的更幸福。

  其實,這幅農民畫作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是,這幅畫用兩個少年兒童的形象來暗示一個淺顯的道理:孝心是可以代代傳遞的,是可以影響到下一代的,只要我們把身邊的每一個表現和付出孝心的機會與時刻把握好,不用多説一些,就一定會對子女産生言傳身教的效果,只有讓下一代人也能自覺敬老,才會在未來的日子裏,當上一代人年老的時候,他們才能“己得福”。

  最傳統的孝文化,用最淺顯的“扶奶奶過馬路”的質樸圖景直達人心,讓人在感受溫暖的同時,感恩父母,感懷養育恩,並用自己的行動為下一代樹立榜樣,這是這幅農民畫帶給人們最大的觀後感。(作者:迷路蝴蝶)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21050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