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公益頻道 > 公益時評

弘揚中國文化 留住民族之根

發佈時間: 2013年10月12日 11: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CNTV | 手機看新聞

公益廣告欣賞

原標題:

《圓夢高歌》 河北蔚縣剪紙 作者:周廣

《圓夢高歌》 河北蔚縣剪紙 作者:周廣

  一説到中國文化,有人就想起儒家學説,其實,儒家學説只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國除了儒家,還有佛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等諸子百家的智慧,此外,還有中醫、中華武術、詩詞歌賦、中國的餐飲廚藝等等很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傳統文化,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來形容中國文化實在太俗,但又實在沒有比這更恰當的了,比如中國的民間藝術,就是令人嘆為觀止的優秀文化。如剪紙、泥塑、雕刻、年畫、編織、刺繡等,因其來自民間,有“納百川之水,集千腋之裘”的特點,民間藝術凝聚了無數民間高手的智慧,所以平實又內涵豐富、樸素又魅力無窮。

  據説一個農村老太太申請到國外去帶孫子,簽證官問她有什麼特長,她説一生種田,沒有什麼本事,唯一能做的就是剪紙。簽證官給她一把剪刀和一張紙,不一會兒,她就剪出一張細膩多彩的剪紙,簽證官一見欣悅,立刻讓她PASS。被拒簽的那些學士碩士們看得目瞪口呆:我們讀了那麼多書,還不如一張剪紙?

  對了,這,就是民間藝術的魅力。

  可惜的是,我們有些人不懂得珍惜民間藝術,他們崇洋媚外,認為民間藝術“土”,他們唯“洋”文化是瞻,殊不知美國雖然在科技軍事經濟等領域暫時領先,但其文化卻遠遠比不上中國,美國文化膚淺、浮躁、缺乏內涵,可是我們許多人敬若神靈,這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現!這直接導致許多優秀的中國文化後繼無人,如隆德的剪紙,武漢的玻璃鋼雕塑、小口徑瓶內畫,大連的木偶戲、皮影戲,還有海南盅盤舞,惠州的舞春牛等等,民間有大量的絕技面臨失傳的危險。這些絕技沒有人願意學,而外國人卻用重金“收藏”。

  喜歡中國文化的印度詩人泰戈爾1924年來到中國,他問山西軍閥閻錫山:“從上海到天津、北京,沒有看見中國文化是什麼。”閻錫山説:“你到太原也看不了,你到鄉間或者能看見。”可見,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國文化已經淪落民間。泰戈爾在北京的演講中説:“損毀的工程已經在你們的市場裏佔據了地位,損毀的精神已闖入你們的心靈,取得你們的欽慕……你們竟然消滅了你們這個偉大的天賦,那時候剩下的還有什麼?”當時的人們認為這是泰戈爾不讓中國“現代化”,現在看來,他是對的。遺憾的是,他不知道他們印度也出現了跟中國同樣的問題,印度的歌舞優美動人,很有自己的特點,印度的電影總是植入印度歌舞,因此印度電影怡心悅目,如《大篷車》、《流浪者》等,可是,現在的印度電影和歌舞,已經不是那麼純粹了,帶著許多“現代”的色彩,看著就像在看好萊塢的電影。這也是他們缺乏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表現,如果泰戈爾在世,不知有何感想。

  一個民族的文化是該民族的“面相”和“掌紋”,丟掉了本民族的文化而都向同一個地方看齊,就如每個人都按著一張面孔去整容,這種“千人一面”的世界是可怕的。

  現在,中國人開始在搶救中國文化了,這次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組織的“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就運用了剪紙、泥塑、年畫等民間藝術來傳播正能量,民間藝術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是民族的根,運用民間藝術來製作公益廣告,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表現,自信了,才能自強。相信,在這樣的大力推廣之下,民間藝術將會迎來一個春天;中國文化,將以獨特的魅力讓世人欽慕和記取。(作者:王聲歌)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210502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