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雷鋒精神 建設文明社會——公益路上,我們“雷”厲“鋒”行
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我國醫療衛生體系中,公立醫院佔據著主體地位,承擔的服務量佔全國醫院總服務量的90%以上。長期以來,由於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公立醫院形成了“以藥補醫”的模式,公益性淡化,趨利性增強,導致醫療費用大幅攀升,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可見,公立醫院改革是整個深化醫改的關鍵環節,也是解決看病貴必須打好的一場硬仗。
深化醫改以來,在公立醫院改革試點過程中,很多地方積極探索重大體制機制改革,在降低醫藥費用方面推出一系列舉措。比如,安徽蕪湖市推進醫藥分開,四年間累計減輕群眾藥費負擔1.6億多元;陜西子長縣加大政府補償力度,打造群眾滿意的“平價醫院”。2012年,在17個國家試點城市繼續改革試點的基礎上,還將在300個左右的縣開展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力爭2015年實現縣級公立醫院階段性改革目標,並拓展深化城市公立醫院改革。
推進公立醫院改革,首先要明確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公立醫院是政府舉辦的、承擔公益性醫療衛生服務的醫療機構,應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公立醫院改革的根本方向,就是要改變長期存在的逐利行為,使其回歸公益性,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改革的總體目標、制度設計、政策措施,都要充分體現和突出公益取向。
增政府投入。既然公立醫院姓“公”,政府就要承擔投入的責任。而目前政府直接投入一般只佔公立醫院總收入的6%—8%,僅靠這些投入,很難保證公立醫院的正常運轉。必須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對醫院基本建設、大型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公共衛生業務經費、人員經費等的補助,為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提供保障。“十二五”醫改規劃明確規定,地方政府要調整支出結構,切實加大投入,中央財政予以一定補助。
破“以藥補醫”。這是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也是降低醫院醫藥費用的關鍵。當前,醫院收入主要靠藥品銷售加成,藥費高而醫療服務價格明顯偏低。為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做到一“降”一“升”。“降”就是要在成本核算基礎上,逐步取消藥品加成,降低藥品和大型設備檢查價格;“升”就是要提高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等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體現醫療服務合理成本和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升”的費用更多地由醫保支出,不增加群眾自付負擔。總體上使醫藥費用得到有效控制。
建公益機制。長期以來,公立醫院在運行管理上形成了與“以藥補醫”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必須在體制機制上除舊布新。比如,在管理體制上,明確政府主體責任,建立以公益性為核心的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在分配機制上,以專業技術能力、工作業績和患者滿意度作為評價醫生的主要標準,切斷醫生收入與藥品和檢查收入挂鉤的利益鏈條。在支付制度上,採用總額預付、按人頭、按病種付費等多種支付方式,引導醫院主動控製成本。
在強化政府辦醫責任的同時,也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加快構建多元辦醫格局。這有利於激發公立醫院改革的內在動力。應進一步消除政策障礙,優化發展環境,加快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推動公立醫院改革。
鏈結:
●17個公立醫院改革國家聯絡試點城市
東北2個:遼寧鞍山、黑龍江七台河;
東部6個:北京、上海、江蘇鎮江、福建廈門、山東濰坊、廣東深圳;
中部5個:安徽蕪湖和馬鞍山、河南洛陽、湖北鄂州、湖南株洲;
西部4個:貴州遵義、雲南昆明、陜西寶雞、青海西寧。
●2012年5省區縣級公立醫院將全面取消藥品加成
近年來,各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從藥品購銷、收支管理、支付制度以及加成政策等環節入手,探索了多種取消“以藥補醫”機制的具體做法。據衛生部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19個省市共600多家縣級醫院啟動了綜合改革試點。2012年將有浙江、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5省區實現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覆蓋,全面取消縣級公立醫院藥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