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汶川地震中成長起來的NGO組織成為項目申報的主角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9日 1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中國扶貧基金會支持NGO參與汶川地震社區發展項目

       2008年汶川地震中,NGO組織積極參與汶川地震災害緊急救援,據不完全統計,奔赴四川在一線參與救災的民間組織有300多家。汶川災後重建階段,仍然有大量NGO組織堅守災區,他們在災後重建階段中的工作表現可圈可點。

       隨著三年汶川災後重建工作的結束,地震災區社區硬體設施以及公共服務設施都實現了一個大的跨越,災區將進入發展振興階段。

       怎樣推動社區公共關係重建,提升社區公共服務水平?怎樣催生社區內發展動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怎樣結合新建社區的環境保護,實現貧困社區和貧困人群的發展?既是NGO組織在地震災區發展振興階段面臨的挑戰,也是重要機遇。

       2011年5月7日,中國扶貧基金會決定資助500萬元,支持NGO組織繼續參與汶川災區社區發展項目,在提升地震災區社區公共服務和持續發展方面的能力的同時,促進草根NGO組織自身能力的發展和機構的成熟。

       二、汶川地震中發展起來的NGO成為項目申報的主角

       截至2011年5月27日,基金會共收到31家機構的40份項目建議書,資金申請總規模超過1568萬元,申請機構分別來自甘肅、陜西、四川、北京、青海、上海等6個省、直轄市。

       項目申報機構呈現三大特點:第一、外來NGO,他們堅守災區,參與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第二、外來NGO本地化,在地震災區生根發芽;第三、在全國各大NGO組織的推動下,汶川地震災區發展起來的NGO組織。

       在汶川地震過程中發展起來的NGO成為本次項目申請的主角,共有13家機構參與項目申報,他們申請項目目標人群更聚焦、項目執行更專業以及項目更貼近社區。

       同時,申報機構註冊類型多樣化,其中,11家社團組織,9家民非機構,9家工商註冊, 1家在香港註冊以及1家按民辦事業單位登記註冊的非營利性研究與服務機構,從某種程度上説,它們代表著汶川災區公益組織最活躍的力量。

       三、NGO在關注重災區的同時,向偏遠的一般地震災區轉移。

       40項目申報建議書中,其中有7個項目實施地在都江堰,6個項目實施地在北川,主要因為北川、都江堰是重災區,外來NGO組織資源大規模投入,催生了當地NGO組織的快速發展。

       同時,我們也發現,NGO的關注區域逐漸向偏遠的一般地震災區轉移,比如甘肅成縣、西和縣以及四川通江縣,這些災區在汶川地震緊急救援和災後重建階段,NGO關注度比較低,資源投入也比較少。

       四、社會公共服務成為NGO關注的焦點

       項目申報內容包括社區公共服務、生計發展、環境保護以及NGO能力等4大類。其中,社區公共服務項目成為NGO關注的焦點,共有21個申請項目。

       社區公共服務項目包括社區關係重建、心理關愛、醫療衛生、社區養老等,特別是心理關愛項目,從學生心理干預向社區人群和政府幹部的心理干預的延伸,在汶川災區外來援助退出的情況下,實現社區人群心理的獨立,變得至關重要。

       其次,社區生計發展項目,以社區為核心,通過能力培訓、提供創業機會、建立生産合作社以及生態旅遊等多種形式,促進社區可持續發展。

       第三、社區基礎建設項目申請比較少,主要在偏遠的一般地震災區,可能是政府資源投入比較低。

       中國扶貧基金會將對入選項目進行初選,將於2011年6月18日-19日組織入圍機構在成都召開項目現場評審會,屆時,專家評審小組對項目進行最終評審。

責任編輯:李素江

熱詞:

  • CNTV
  • 愛公益
  • 公益資訊
  • 汶川地震
  • N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