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賈西津:應給社會力量更大空間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2日 09: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公益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公益時報》:作為最知名的教育公益項目之一,希望工程致力於“保障教育起點公平”,您有什麼看法?

  賈西津:實際上,這個應該是政府盡責的。當政府沒有盡到責任的時候,社會有兩種補救方式,一種是我直接來提供,另一種是我要求政府你要盡到你的責任。這兩方面都很重要。希望工程做的是前者,在當時背景下,它所做到的、建立的模式對於社會的貢獻都是有很大很積極的作用的,包括帶動了慈善理念,創造了參與的模式,推動了公眾的認知。

  但是,確實這不是一個根本的解決方式。社會的參與應該更多的去創新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式,新的資源運作模式,而不是簡簡單單地作為一種資金的補充。希望工程有它特定的時代背景,在當時,希望工程給我們提供的經驗非常多,但我們還有很多缺失的地方,比如倡導,比如創新教育的理念模式,特別是在教育體制比較僵化的時候,民間能夠創造一些新生的教育模式,比提供資源更為重要。

  《公益時報》:對於政府和NGO力量的配合,曾有很多探討。對於震後160所希望小學由青基會捐助、政府配套資金建設,您怎樣看?

  賈西津:教育本身是公共投入中非常大的一項,中國的投入是非常不足的。另一方面做什麼,怎麼去投,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

  最重要的是,是不是它能基於本土的需求,能夠有一個本土的參與性,這樣一個投入機制很重要。資源由誰來使用,這些資源的後續運作、管理,對於需求的滿足,誰是主體,當地的需求,更有能力、更有權力去使用資源,這是更重要的。

  《公益時報》:教育依然是吸納捐款的最大領域,與希望小學類似,其他的教育公益項目,是否也面臨資源配置的問題?如何更好地利用好這些民間善款?

  賈西津:會有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在國際上也是普遍存在的。資源的供給與資源的使用之間不會特別好的匹配起來,所以説模式就很重要。有些模式,它就更側重在資源的給予或者硬體的設施建設、資金的救助;有些模式就會改進,會更側重在教育理念、當地的本土需求、資源使用的效率。這些模式本身有很大的探討空間。

  《公益時報》:災後重建政府的力度非常大,而一些企業的定向捐贈導致資源過於集中。這樣的情況您怎麼看?

  賈西津:首先還是政府給自身的定位問題。一個良性的模式是政府應該使用他自己的稅收資源,去完成最基本的需求,比如衛生安全,比如生命的保障。政府把所有重建的資源都統籌起來,肯定會産生比它的效果更大的問題。在國際上,這種重建的過程中,你就會發現,如果你不重視社區的價值,你重建的會是一個死社區。

  政府統一協調社會一切資源並不是一個好的模式,應該在政府盡到基本責任的時候,積極讓社會組織作為一個主體,來利用社會資源進行建設。儘管看起來它建的東西不是那麼有序,但是這種社區是活的,長期而言,這種社區能夠運行下去,所産生的後效應會越來越好。所以政府統一建立模式問題是挺大的。

  《公益時報》:對於災後重建中,政府與NGO力量的配合,您有什麼建議?

  賈西津:汶川仍然有比較大的集中式建設的問題,但沒有玉樹的問題這麼突出。

  實際上,重建中民間力量被排除在外,這與社區建設的理念是相反的。從台灣經驗來看,重建方案很多樣,有大量可以借鑒的東西,而我們借鑒的還不夠。在台灣,災後重建中政府起到一個協助資源配置的作用,比如台灣災後重建的基金是民間組織來使用的。在台灣的社區恢復裏面,他們很重視原住民的價值。

  怎麼在重建過程中去尊重文化,體現個體性,不亞於給人們提供衣食這種保障的重要程度,否則後面的發展就很困難。

  而在四川和玉樹的重建中,資格變成了比能力更顯要的障礙。如果能讓NGO開放地去做,在做的過程中發現能力不足,其實是個好事情。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使一批NGO成長成熟起來。實際上,在四川也好,玉樹也好,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最大困難是資質的問題,不是能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