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公益資訊 >

政府購買社工服務 “量身訂制”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8日 12: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匯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自強社會服務總社、新航社區服務總站、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是由上海市有關部門&&組建的三家社會組織。它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分別為藥物濫用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和“失學、失業、失管”社區青少年“量身訂制”提供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犯罪,提高社會管控水平,維護社會穩定。

  心靈導航

  老劉是一個社區矯正對象,被判刑後心里落差大,無法面對周圍人,加之與妻子矛盾的激化,他長期陷入自責和悔恨之中,漸漸喪失了對周圍事物的興趣,每天晚上都要靠安定片才能入睡。一度企圖自殺的他,隨身攜帶了5封遺書和預備自殺的刀具。上海新航社區服務總站的社工獲知後立即介入提供心理危機干預服務,平復了老劉的激動情緒,並成功解除其自殺危機。

  隨後,社工為老劉制定了一套詳細的心理諮詢方案,並多次與老劉家人溝通,取得了其家人的支持。經過多次心理諮詢,終於使老劉重新開始了正常的生活。

  據不完全統計,僅2009年新航的社工就為社區服刑對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17000余人次,開展個案心理諮詢近1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新航總站總幹事朱慶章告訴記者,社區服刑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除了要承受來自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各種壓力之外,還要面對因犯罪所引發的心理問題。為此,他們從2004年成立之初就注重指導社工探索運用心理諮詢技術和方法為社區服刑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提供心理幫教服務,並成立了心理幫教服務研究會,逐步總結提煉出“心靈導航”心理幫教服務項目,為這類特殊服務對象提供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為主的支持和幫助,緩解和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態,完善其人格與自我,從而預防其重新違法犯罪,順利融入社會。

  重塑人生

  吸毒問題是當今中國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吸毒不僅影響個人生活,也威脅社會和諧,且吸毒人員已逐漸年輕化。而社區戒毒人員在康復期間面臨生理健康、人際關係喪失及對社區資源獲得度低等諸多問題,導致他們重新融入社會的進程更為緩慢。

  在各方的努力下,2003年,中國大陸首家專業從事禁毒社會工作的社會組織——上海市自強社會服務總社(下文簡稱“自強”)應運而生。從2003年8月醞釀招聘社工至今,“自強”近800名社工遍佈上海各個社區,直接為3萬多名服務對象開展服務,社工們通過查找、家訪等方法,與服務對象建立聯絡,開展面對面的個案幫教,慢慢走進了服務對象的生活。

  據“自強”總幹事孫安清介紹,為了促進服務對象戒毒康復,禁毒社工根據其不同特點及需求,在堅持做好個案服務的基礎上引入小組工作方法,開展了一系列的小組活動,如針對女性服務對象開展的“女子戒毒沙龍”;通過釣魚、篆刻、瑜珈等活動,培養對象興趣、提升其自信的“藝術治療”;以成功戒毒人士為榜樣開展的“同伴教育”活動等,深受服務對象及家屬的好評。這種在社工干預下的同伴互助小組活動成效顯著,社區康復率保持在80%以上。

  “自強”社工們的努力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服務對象恢復了社會功能。據統計,如今社會面服務對象的復吸率已大幅下降。“自強”也因此獲得“上海市先進民間組織”、“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等榮譽。

  助人自助

  從去年暑假起,上海市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推出“小海豚”來滬務工人員子女藝術培訓計劃,免費對農民工子女進行電子琴、美術、海派文化等藝術及修養訓練。“小海豚”計劃自實施以來,已服務了近千名農民工子女。

  秉持“助人自助”的理念,陽光社區青少年事務中心針對社區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公益服務,在社區青少年服務、未成年人考察教育、青少年網絡沉迷輔導、來滬青少年服務、聯校服務等領域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和積極的社會影響。此外,還總結、提煉了“藝術療法”、“體育療法”、“遊戲療法”、外展服務等服務方法,並逐步推出“小秦工作室”、“青蘋果”禁毒教育計劃、“陽光志願者”進民工子弟小學、“陽光樂園”晚托班、“E展翅”網絡創業公益行動等品牌項目,有效地解決了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