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圖①:香港中華兒女合唱團加入《黃河大合唱》網絡眾籌活動。
圖②:交響樂與搖滾樂的碰撞——黃大煒助陣《黃河大合唱》。
圖③:鳳凰傳奇助陣《黃河大合唱》。
圖④:網絡眾籌《黃河大合唱》活動尋根聖地延安。
圖⑤:徐州市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前唱響《保衛黃河》。
資料圖片
一個大合唱最多能有多少人參加?今年6月,由中國網絡電視臺打造的網絡眾籌《黃河大合唱》活動在網上徵集合唱視頻,通過3D虛擬等高科技手段重新演繹成參與人數眾多、覆蓋範圍廣大的萬人大合唱。
網絡眾籌、多方參與、線上線下互動,伴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技術、新媒體參與了經典再造過程中,讓傳統經典實現從形式到內容的大“變臉”,穿上當代“新裝”,以新的面貌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網絡眾籌
讓經典與時俱進
“如果你擅長某種樂器,或者適合演唱某個聲部,請上傳你的作品,以別樣藝術方式共同紀念此次活動,與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們共同演繹這一穿越時空視覺盛宴,重溫那戰火紛飛的歲月。”《黃河大合唱》網絡眾籌活動官網上如是説。
創作于1939年3月的《黃河大合唱》,體現了民族危亡之際萬眾一心的抗戰精神,它慷慨激昂、耳熟能詳的旋律成為表達情感的重要載體。在紀念抗戰勝利 70週年之際,網絡眾籌《黃河大合唱》活動也應運而生。從6月發起網絡眾籌開始,在短短1個多月裏,主辦方已經徵集到6000余部視頻素材。活動還吸引了 鋼琴演奏家郎朗、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指揮家李心草、古琴傳承人李祥霆、中阮演奏家馮滿天、二胡演奏家宋飛、琵琶演奏家吳玉霞等藝術家,包括“將軍後代合 唱團”在內的100多支國內知名合唱團體,與來自澳大利亞、美國等華人社團的積極參與。從天真活潑的孩子到兩鬢斑白的老人、從音樂專業人士到普通老百姓、 從國內民眾到海外同胞,人們在網絡上一起唱響了這首激昂的歌曲。
活動遵循《黃河大合唱》原作,將《黃水謠》《黃河船夫曲》《黃河頌》《保衛黃河》四個樂章的精華部分,進行重新編曲、配樂,在保留原作詩化交響大合唱 風格的同時,融入了古琴、琵琶、阮、二胡、編鐘等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以及吉他、架子鼓、電子音樂等現代流行音樂元素,將其打造成人們能夠積極參與的、充滿 新媒體特色的主題活動。
傳統經典在新媒體助力下,與人們的興趣點緊密結合,讓古老的傳統文化也能夠“時尚”起來,已經變成一種現象。當年網絡春晚創意節目《茉莉花》通過網絡 眾籌的方式徵集到1000多名熱愛唱歌的百姓共同演繹《茉莉花》,並通過虛擬人像技術製作出歌星鄧麗君的立體虛擬影像,讓鄧麗君栩栩如生地“重返”舞臺。 依靠新媒體的力量,傳統旋律被再次“唱響”,煥發新的生命力。
新媒體發聲
吸引更多人參與
網絡眾籌《黃河大合唱》活動在互聯網上的火爆讓中國網絡電視臺總經理、總編輯汪文斌始料未及。在他看來,這次活動之所以反響熱烈,是因為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共同參與、表達愛國情懷的平臺。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們不再是事件旁觀者,而成為製造者、參與者和傳播者。
“與過去的電視節目相比,觀眾參與是它的優勢之一。”網絡眾籌《黃河大合唱》活動總導演戴兵介紹,原來的文藝節目中,觀眾是被動的,而新媒體中則是觀眾主動參與、共同貢獻。
“比如這次的互聯網眾籌,就是媒體融合中的新形態。”汪文斌説,它實現了傳統電視所不具備的參與性、互動性,讓每一個願意參與的人都能參與進來,體現個人的價值,滿足個人情感訴求、才藝訴求。
據悉,主辦方專門開闢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圍繞“網絡眾籌《黃河大合唱》活動”,發佈了一系列相關的新聞報道、嘉賓專訪、有關黃河大合唱的歷史背景、 故事等專題,與網民互動。長期致力於新媒體研究的中央民族大學教師岳廣鵬認為,互聯網有去中心化、匿名、增加互動等特性,以網絡為載體的新媒體更有利於大 眾的參與、傳播、分享,並且使用新媒體也逐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變為生活的一部分。
“眾籌”不是吸引用戶參與的唯一方式,新媒體的技術與渠道也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加入。汪文斌説,如果過去傳統媒體提供的是圖文的內容,互聯網便提供 了可視化的可能。所以它的創意不僅停留在內容的創意,還要有技術、多媒體上的創新和變革。“在某種程度上,電視節目只有觀眾沒有用戶,而互聯網在構建一個 用戶平臺,要做到將用戶的多方面需求放到一個産品中滿足。”
媒體融合
傳播優秀文化
傳統經典搭上網絡新媒體“快速列車”的同時,也伴隨著種種疑慮,互聯網具有節奏快、娛樂化、草根性強的特性,網絡在對經典文化的選擇、改造、加工中,如何防止經典文化變味?
岳廣鵬認為,互聯網是一個海量的思想、信息匯聚的地方,若要使經典文化不變味兒,就一定要抓住核心的思想、價值觀,“不同的藝術形式只是不同時代的表 現符號而已,其中的思想才是傳承下去的核心。”汪文斌認為,“視頻、音樂、戲曲、電影、電視等文化的表達形式都可以在互聯網上實現,如何用好互聯網平臺來 傳播優秀文化,這在當下具有非常現實的緊迫性。”
如何利用互聯網、利用新媒體提升傳統文化的吸引力,更好地挖掘傳統、再造經典?
近年來,我國也有許多新媒體再造傳統經典的嘗試: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晚會,運用數字技術將機械設備、舞蹈表演及特殊的LED視頻播放融合在一 起的大型新媒體藝術作品《畫卷》,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幅描繪中國悠悠五千年文明的數字卷軸畫卷。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以《清明上河圖》為原型,利 用新媒體數字技術在近百米長卷上以場景動畫的方式再現北宋汴京的繁華景象。新媒體藝術和中國傳統文化在作品中得到完美融合。
專家指出,傳統的被動灌輸模式已遠遠不能適應時代變革的需求,新媒體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繁榮為傳統文化教育的多樣化發展提供了開放的平臺。岳廣鵬 説:“互聯網的傳播通常會選擇最具符號化或時代感的東西,讓人們對此感興趣。之後再通過多種多樣新媒體的形式,通過履帶式的傳播,多頻次、系統化、長時間 的錘煉,來達到對背後文化的深入理解。”
不僅需要借助新媒體技術平臺讓文化更適應于當代的傳播,同時也要通過新媒體對傳統文化內容進行豐富與創新,用新媒體再造傳統經典,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 人民日報 》( 2015年09月0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