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廣西策馬奔騰推進特色旅遊名縣創建

廣西頻道首頁 央視網旅遊 2014年10月13日 17:07 A-A+

原標題:

       從興安千年不朽的秦渠,到陽朔秀麗的山水;從黃姚古鎮的古樸風韻,到蒙山的特色文化基地;從金秀獨特的避暑天堂,到宜州的劉三姐故鄉……

       9月17日至26日,隨著“2014年心儀廣西.深度體驗遊”采風團的步伐,記者在將近十天內遊覽了廣西將近三分之一的旅遊精品線路。此行給記者留下的最深印象,當屬廣西全區上下都在策馬揚鞭,加快推進旅遊業跨越式發展。特別是將近30個旅遊強縣,為了加速推進旅遊業跨越式發展,個個縣份的幹群都拿出了十足的幹勁,可謂其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2013年7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在全區旅遊發展大會上提出了創建首批特色旅遊名縣的決定,並把此項工作作為廣西推動旅遊産業跨越式發展,建設旅遊強區的重要抓手和載體。上林縣、三江侗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縣、陽朔縣、興安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蒙山縣、潿洲管委會、東興市、欽南區、桂平市、容縣、靖西縣、樂業縣、昭平縣、巴馬瑤族自治縣、宜州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新縣、憑祥市等20個縣(市、區)成為首批特色旅遊名縣的創建單位。

       為營造全區爭先恐後、勇於當先發展旅遊業的競爭氛圍,廣西還特別將“創特”工作設定為淘汰制,並新增13個後備縣份作為“創特”競爭力量,激勵各縣旅遊各出奇招,實現跨越發展。本次“2014年心儀廣西.深度體驗遊”的桂北之旅,不少“創特”單位發展旅遊業的那股狠勁,尤其能給媒體記者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有的在“古”字上做文章;有的在“特”字上下功夫;有的立足本土民俗民風;還有的在歷史上“打起了主意”……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對於興安來説,靈渠堪稱中國歷史名勝古跡的代表。據史料記載,桂林市興安縣的千年靈渠修建於公元前214年,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第7年,始皇派吏祿等人開鑿了靈渠,將湘江和漓江兩水相連,從而疏通了從北方運糧的通道,為進一步擴張中國疆土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為保護壩體,工程人員巧妙地在壩底設置了質量堅硬的松木,並在上面鋪上1米多長的條石,條石間則用鐵塊固定。特殊的設計,使得石塊間的銜接緊湊而牢固。雖歷經2000多年風霜,但靈渠至今從未垮塌,從而成為與鄭國渠、都江堰齊名的古代三大人工運河,並成就了靈渠作為國際知名旅遊勝地的地位。

       而陽朔,除了呵護好甲天下的漓江山水,更善於借助張藝謀打造的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讓天下游客對陽朔風情的癡迷趨之若鶩、欲罷不能。

       而像金秀避暑勝地、賀州黃姚古鎮、具有世界橋樓之鄉和百節之鄉美譽的侗族三江、融水雨卜風情苗寨,以及我們十月份即將進行的北部灣風情遊、巴馬國際長壽養生區域休閒遊、中越邊境海上及陸路跨國遊等特色旅遊産品,這些異軍突起的旅遊精品總能巧妙地挖掘和發揮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本土民俗文化,因勢導利,借勢發揮,成就了廣西旅遊業界百花齊放的壯觀局面。

金秀瑤寨舉行的萬人同桌晚宴

金秀瑤寨舉行的萬人同桌晚宴

       記者在考察中還發現,除了自身的天然優勢,凡是能夠給遊客留下深刻印象的景區,都與其挖掘本土民俗文化的力度有關。陽朔傾力打造的大型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就是巧妙應運了壯族歌仙劉三姐的美好傳説;三江大型實景演出《坐妹》則是借助人們對民間純真愛情的嚮往。而金秀的瑤都文化、瑤醫瑤藥的營銷,蒙山的梁羽生公園、太平天國封王舊址的開發,宜州的劉三姐故里,融水苗族的風情坡會等等,都有異曲同工之妙。(謝奎 方靖文  南寧 圖/文報道)

相關閱讀 廣西 | 旅遊
我要糾錯編輯:李響 責任編輯: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090602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