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旅遊臺 > 廣西頻道

三江富祿“三月三”:傳承200多年的民族團結盛會

發佈時間:2014年04月08日 17: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旅遊 | 手機看新聞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主編推薦
視頻推薦
美圖推薦

原標題:

        “嘭!”當第一炮的炮頭在煙霧裏伴隨著一聲巨響騰空而起,上萬雙眼睛注目著煙霧的上空。只見炮頭下落瞬間,上百多名光著上身的漢子如箭般躍出,蜂擁爭奪,擠成一堆,場外數以萬計的觀眾歡聲雷動,場面非常的壯觀。4月2日,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鄉舉辦的第130屆“三月三”民族傳統花炮節上,激烈的花炮爭搶場面,震撼了在場的群眾。
  
       “岑廣隊搶得第一炮啦!岑廣隊搶得第一炮啦!”頓時嗩吶聲、歡呼聲、鑼鼓聲、鞭炮聲響成一片,在得勝門上,岑廣隊還把搶得花炮的隊員楊穩拋了起來,大家臉上都露出了勝利後的喜悅。“搶到第一炮,我今年旺啦!”楊穩興奮的揮著手中的第一炮炮花。

侗族姑娘在唱侗族大歌。(吳練勳 攝)

侗族姑娘在唱侗族大歌。(吳練勳 攝)

    三江富祿“三月三”花炮節是侗族地區一項歷史悠久的民族體育活動,清朝光緒初年,富祿已是一個木材集中地和商業點,該地的商人們為了生意興隆,在每年的夏曆三月初三燃放花炮招徠顧客,讓桂黔湘交界處的鄉親們互相交往、增進友誼,至今有200多年。

     “我以前也去過別的地方看三月三,但感覺在富祿榕江邊舉辦這樣的活動夠原生態,場面更壯觀。”從廣東慕名而來參加第130屆富祿“三月三”搶花炮的何志棠興猶未盡。

        今年85歲高齡的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富祿鄉花炮節代表性傳承人王仁生介紹,花炮一般分為頭炮,二炮、三炮,傳統的頭炮為福祿壽禧,二炮為陞官發財,三炮為人丁興旺,現在三樽炮又分別定義為“團結炮”、“勝利炮”和“幸福炮”。今年,三江侗族自治縣古宜鎮4年一屆的“三月三”花炮節,與富祿鄉同天舉行。

    三江各各族同胞熱愛團結、熱烈、友誼的搶花炮運動,該縣境內的花炮節還在不同的季節在不同的地方舉行:程陽花炮節在農曆正月初七,丹洲花炮節在農曆二月二,梅林花炮節在農曆二月初三,鬥江花炮節在農曆二月十五,林溪花炮節在農曆十月二十六。在節日裏,活動內容都跟富祿的“三月三”活動差不多,以搶花炮為主,還兼有民歌演唱、蘆笙表演、“抬官人”遊行、演侗戲、唱侗族大歌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我們每年三月三都過廣西來做客,看搶花炮看民俗表演,買一些生活用品。這裡不僅熱鬧,人也很好客,像是我們自己也在過節一樣。”來自貴州省從江縣高增鄉過來趕節的楊光錦表示,今後還要多帶親人朋友到“好鄰居”廣西來走走看看。

      歷經200多年的傳承,富祿“三月三”花炮節已經具備特色旅遊節慶文化品牌價值,成為凝聚、弘揚民族團結精神的最佳載體。2008年,侗族花炮節成功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1年,富祿被授予“廣西民族體育特色之鄉”。

      面對如何傳承和打造“三月三”搶花炮特色旅遊節慶品牌?三江侗族自治縣縣長吳永春表示,首先要繼續抓好傳承人的保護和培養,在文化資金項目上適當投入對賽隊和隊員的鼓勵支持,並加大支持富祿大順生態糯米種養,與花炮文化結合打造推廣大順糯米品牌,增強他們對花炮的信仰;還要不斷深入挖掘“三月三” 最具魅力的民俗活動,不斷豐富傳統民俗的內涵,拉近古老文明與現代人們生活的距離,打造特色旅遊節慶品牌。(文/吳練勳 寧海燕)

channelId 1 1 1
860010-090602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