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旅遊頻道 > 廣西頻道 >

桂林樹立立體式綜合保護觀科學保護漓江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6日 15:40 | 進入旅遊論壇 | 來源: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得益於桂林立體式的科學保護漓江,遊覽夢幻漓江美景成為旅桂遊客的首選( 記者何平江/攝)

  漓江——她所代表的意義和內涵早已超越了一條河流本身。她是桂林山水之魂,更是世界矚目的一張“中國名片”。在保護漓江的問題上,桂林從沒有不同的聲音。從市四家班子領導到普通市民,觀點十分一致:漓江是桂林的母親河,保護漓江,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園。

  多年來,桂林一直結合自身實際,致力於破解世界著名旅遊觀光“黃金水道”漓江的保護與發展的突出難題,凝聚共識,理清思路,走出了一條“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獨具桂林特色的經濟社會協調、快速、可持續發展之路。

  樹立立體式漓江“保護觀”,從源頭做起

  為保護漓江這條桂林人的母親河,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桂林市委、市政府形成了開放式、發展式、立體式的從源頭做起的“保護觀”。

  興安縣華江瑤族鄉位於貓兒山南麓,正處於漓江源頭。“保護漓江,就是保護我們的家。”華江瑤族鄉高寨村村民楊麗萍在自家地裏種植了500多株紅豆杉苗。楊麗萍説,在華江瑤族鄉,像她這樣致力於保護祖輩生存的綠色土地的人很多。2003年3月,華江瑤族鄉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保護漓江源生態環境的有關規定》,將禁伐、禁採、禁漁寫進了村規民約中。近10年來,華江瑤族鄉完成漓江源區域造林10萬畝,義務植樹360萬株。

  “桂林要加快發展,但不能吃子孫飯,更不能造子孫孽。”桂林市委、市政府認為,當代桂林人既有開發和利用漓江的權利,更有保護和建設漓江環境的歷史責任。

  目前,桂林正著力做好漓江的綜合性保護工作:保護好漓江上遊的水源林;加快建設漓江上遊由3個水庫組成的生態防洪補水工程,確保漓江四季水量均衡,徹底結束枯水期斷航的歷史;完善兩岸城鎮的污水處理設施,並在發展産業時慎重選擇,確保流入漓江的水不受污染;做好植樹造林工作,保護好漓江兩岸的生態植被;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等現代農業模式,推動漓江兩岸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讓他們自覺地成為漓江的保護者;保持漓江旅遊開發適度進行。

  2011年11月24日,自治區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條例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廣西出臺保護漓江的首部地方性法規。《條例》的出臺,在科學保護漓江的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不僅掀開了科學保護漓江的全新一頁,也為加快以漓江為代表的桂林旅遊、建設桂林世界旅遊城提供了新的契機。

  剪“粗枝”裝“濾網”,為漓江生態環境“減負”

  在保護漓江的過程中,桂林市委、市政府還提出以戰略思維謀篇佈局,科學保護漓江。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桂林就關、停、並、轉、遷了49家污染企業,為保護漓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至今,桂林仍在為保護漓江殫精竭慮、未雨綢繆——不僅在漓江沿岸開展治污保護工作,也在其流域的支流部署“濾網”,為漓江生態環境減負。

  桂林康密勞鐵合金有限公司原來在緊靠漓江上遊的甘棠江之畔,此區域屬於漓江水系保護區和桂林市和靈川縣城市規劃的非工業區(二類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不適宜企業建設發展。為保護漓江,2011年5月31日康密勞老廠區永久性關閉。

  “搬遷廠區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桂林康密勞鐵合金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永全介紹,企業從老廠區停産後就一直處於停産狀態,1年下來直接損失超過3000萬元。“如果從企業利益角度説,我們是堅決不願意搬遷的,但是這是為保護世界聞名的漓江,從大局出發,我們必須要搬,而且心甘情願!”

  靈川位於漓江上遊,其對漓江生態環境和水質的保護責任更重。2009年6月,為破解環境保護難題、保護母親河漓江,靈川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甘棠江排水有限公司,並由該公司負責在靈川鎮甘棠村委湘潭村建設污水處理廠和配套污水收集管網,鋪設污水收集管道6.4公里。2010年6月,投資約4000萬元、日處理量一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建成正式投入運行,從此,靈川縣結束了沒有污水處理廠的歷史,為漓江安裝上了保護水質的“濾網”。

  近年來,為破解老城區人口擁擠、漓江的承載能力已經到了極限的難題,桂林市委、市政府跳出依附漓江發展的思維定式,決定將城市和産業重心向西移到漓江主軸以外的臨桂新區。同時,把老城的景區景點以及街道、綠地的空間騰出來,還地于綠、還地于景、還景於民,從而達到了為城市和漓江的生態環境“減負”的目的。

  桂林將堅定不移地走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産業鏈條長、附加值高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在臨桂新區及其周邊的高新技術産業帶中,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産業。(記者孫敏、劉倩)

熱詞:

  • 漓江流域
  • 科學發展觀
  • 保護母親河
  • 綜合保護
  • 桂林山水
  • 保護與發展
  • 濾網
  • 保護責任
  • 條例
  • 黃金水道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