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越光:科學精神與慈善文化只能一起成長
越來越多的科技手段進入到慈善領域,慈善事業也在積極支持科學事業的發展。科學精神與慈善文化之間如何互相融合、支撐,共同促進社會發展?
“科學技術深刻而不可逆轉地改變著世界,改變著社會,改變著人,被它改變過的世界是更偉大的,但是是更美好的嗎?”近日在第四屆中國慈善文化論壇上,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越光發問。他認為,科學在發展,但慈善文化不是童裝,而是人類的童心,“只能一起成長,不能拋棄”。
科學精神與慈善文化是當代慈善文化建設中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命題。
“被它改變過的世界是更偉大的,但是是更美好的嗎?”陳越光表示,科學技術在改變世界的同時,也在改變人類的生存方式,更新了人的觀念世界。
陳越光曾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分析慈善文化的結構,認為從“仁”出發看慈善,會看到它的標準“在內在己”,不論多寡。這意味著只要有為善之心行善之願,做多做少完全根據個人的能力,這與現在的慈善觀點很一致。
他説,當代人的痛苦中,一種最深層的痛苦是精神世界中真善美的分裂狀態,突飛猛進的現代科學像青年一樣那樣迅猛,要把價值引領、人生意義和終極關懷當作兒時的童裝遺留在古老的祖屋裏。
“可是,那不是童裝,那是人類的童心,只能一起成長,不能拋棄。”他説。
近年來,在慈善文化的滋養和現代科技的支撐下,我國慈善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
民政部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副司長義芳在會上説,借助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我國互聯網慈善異軍突起,僅2019年上半年就有52.6億人次點擊、關注和參與互聯網慈善,募集善款超過18億元,充分體現了科技和慈善結合的力量。
“一個層面是,科學和技術為公益慈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什麼,從技術方法到組織規範;第二個層面是,科學精神是否就是科技的方向盤?如果光靠它做不到,那麼科技會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未來,但是卻並不承諾帶來美好的未來。而慈善文化能不能給它一個善的指向呢?第三個層面是,慈善文化作為文化的展開,它不能有背于科學理論和實證經驗,科學精神是否又是慈善文化建設的理性支撐呢?”陳越光表示,我們不可能憑一次論壇、一番討論、一個演講將問題完全展開,我們只是把這個問題、這種思考提交到慈善的公共視野中,以此表達從事公益慈善的人們深處社會矛盾問題和衝突的前沿,我們的關切也自然會進入思想的前沿、文化的前沿、哲學的前沿。(鐘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