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的“善行筆記”:行百善“甘為孺子牛”
董紹新年輕時的照片。 溫州市洞頭區委組織部供圖 攝
在浙江洞頭八旬老黨員董紹新家中,珍藏著一本已經褪色的印著“光明”二字的紅色緞面筆記本,裏面的紙張、筆跡也已泛出歲月的痕跡。翻開第一頁,是他年輕時寫的自勉詩:“為人民多辦好事,是做人應有義務。為人類多施好為,一世人真算稀奇。”
60多年前,董紹新立下此生要做100件好事的志願。這本筆記本內,就記載著他半個多世紀來所行的百件善舉。董紹新説:“把自己做的好事記錄下來並不是炫耀,而是作為一種督促,時刻提醒自己當初的志願。”
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60多年過去了,董紹新此生做100件好事的諾言早已實現,而他的“善行人生”正未完待續。
青春立志:此生要做100件好事
董紹新年輕時特別喜歡幾句話:對工作要極端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群眾要極端熱情;做一個有益人民的人……於是,他立志這輩子要為有困難的人做100件有益的事。
“我是從苦水里長大的,黨和人民培養了我,海島群眾扶持了我,決不能忘恩負義。”董紹新説。
1954年8月,滿懷“為人民服務”激情的董紹新邁出他“好事人生”的第一步。當時,洞頭剛解放不久,每家每戶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他每月的工資也只有20多元錢。一次,他在駐村走訪中得知沙岙村的一戶人家生活極度貧困,沒錢、沒糧票,孩子和大人一起挨餓。董紹新就&&捐了1塊錢,繼而發動幹部、村民一起湊了30多塊錢,幫助這戶人家渡過難關。
此後,凡聽到、看到有人需要幫助,董紹新總是想方設法解貧濟困,做完就把事情記錄在筆記本上。從最初每月拿出一兩元,到現在每月六七百元,好事“基金”的存放點,也從家中抽屜“搬”到了銀行,為此,他還專門辦了一張“助貧殘專折”。
“家裏人對我很支持,尤其是老伴。”董紹新説,當初家裏經濟並不寬裕,3個子女尚幼,還要贍養老人以及各種生活開銷,花費不少,他和妻子商量每月從收入中拿出部分錢留作好事專款。
為了不增加家裏負擔,董紹新就在自己身上省錢,可對於需要幫助的對象而言,董紹新卻十分慷慨。“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如果遭受困苦的人是我們的親人,我們一定會伸出援手資助。”
董紹新(左二)與其他志願者的合影。 溫州市洞頭區委組織部供圖 攝
傳播愛心:志願隊伍逐漸擴大
1994年,董紹新從洞頭建行退休時,他的筆記本上正好記錄了70件做過的好事。“這下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完成未盡的志願。”他聽人反映哪有困難,就主動上門了解情況,“拓寬助人渠道”。
有一次,董紹新得知東屏街道一貧困家庭孩子,母親早逝,父親喪失勞動能力,姐姐上大學,自己讀高中,學費無處著落。為了幫助這個不幸的家庭渡過難關,他不僅四處為姐弟倆籌措學費,還自己掏錢以洞頭區建行黨支部無息貸款的名義資助5000元,幫他父親開了一間小店謀生。當時,董紹新手頭只有3000元,又向別人借了2000元湊齊給他。至今,孩子父親還不知道是董紹新幫助了他們。
到目前為止到底捐助了多少錢,董紹新説自己已記不得,但在老人一頁不起眼的工作小結上寫著,從1998年到2011年,以關工委(即洞頭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名義籌資33.39萬元,個人捐款4.9萬元,幫助大學生70人。
2013年,在董紹新和她等5名愛心人士的&&下,洞頭區關愛幫扶志願隊宣告成立,小組成員每月上交200元作為幫扶基金,扶危濟困。作為發起者之一的成貞心表示,與公益事業的結緣是源於對董紹新的敬仰。
如今,當年的5人小組已經發展至60多人,其中不僅有一般群眾、機關幹部、醫生、教師,還有一些曾受過老人幫助的學生。
一本筆記:一生善行難寫盡
一本厚厚的筆記本,見證了董紹新一生所做的好事善舉。後來,筆記本已無紙可記,董紹新自己裁好大小合適的白紙進行“加頁”。
2012年7月18日,百件好事的承諾已經實現,在加頁紙的最後一頁,董紹新寫道:“日記本已無紙可記,今後為貧困群眾再盡義務小事均不記錄,自己將繼續余生甘為孺子牛而努力!”
董紹新用一小塊粉色緞面將這本“完成使命”的筆記本包好,再放入一個油漆斑駁的暗紅色木匣子裏。80歲壽辰那天,他將這本“善行筆記”鄭重交到其孫子董逸翔的手中。
董逸翔是溫州市兒童醫院的一名兒科醫生,在爺爺的長期熏陶下,董逸翔也覺得向身處困境中之人施以援手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爺爺的精神很可貴,是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董逸翔坦言,自己定會繼承爺爺的助人精神,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
“做人要以仁德為本,少做點錦上添花,多做一些雪中送炭。”除了這本60年一直陪伴身旁的筆記本外,董紹新還把生平收集摘錄的善語警句,打印在一張粉色A4紙上,一併交到孫子手上。董紹新説,以自己今生立志行善的故事傳給下一代,讓他們學會感恩,學會做人,這就是他留給他們受用一生的最大財富。
六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讓平凡善舉變得不再平凡。如今,董紹新依然在行善的路上,他説:“只要我能走動一天,就要繼續堅持做好事。”(中新網溫州記者 潘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