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女孩杜鑫波:從無力到有力
患有運動功能障礙的女孩杜鑫波,攀上了人生的又一個高峰。
高考前,老師和爸爸媽媽都為她捏了一把汗,他們擔心,杜鑫波那如同幼兒一樣混亂的書寫是否能順利通過高考閱卷。
為了讓她完成高考試題,杜鑫波所在的昆明第十中學向教育部門申請了“殘疾高考生”的高考延時,她每門考試時間得以延長30%。所有學生都交卷後,兩名老師繼續對杜鑫波進行監考。有了多出來的時間,杜鑫波做完了全部高考試題。因為她用盡力氣寫字,考試期間她大汗淋漓,渾身濕透。
當杜鑫波一個人走出考場、慢慢走到在校外等她的媽媽身邊時,她説:“媽媽,我手疼,我要休息一下。”
6月29日,杜鑫波和媽媽到學校遞交了高考志願。她的第一志願是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財務管理。杜鑫波的高考成績為662分,在雲南省16萬餘名理科考生中名列第1229位。
與正常孩子不同,杜鑫波上學期間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學習寫字:把字寫進田字格裏。
杜鑫波的命運在出生的那一刻改變。因為出生時大腦缺氧,她對外界的刺激沒有反應。當得知女兒患的是運動功能障礙時,杜鑫波的父母感覺“天塌下來了”。
這是一場醫療事故。儘管最終杜鑫波的家庭贏了官司,但卻是“慘勝”:不多的補償和不可逆轉的殘疾。
在到武漢、北京等地求醫的過程中,杜鑫波的父母漸漸知道,這種殘疾儘管不能完全治愈,但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改善。
艱難的康復訓練始於杜鑫波兩歲時。為教杜鑫波發音,媽媽用一個壓舌板來挑她的舌頭,用手扒開她的嘴去調整口型——發哪個音,舌頭在哪個位置、嘴唇是什麼形狀。直到杜鑫波吐出第一個字,再到説出一句雖然含糊但完整的話。
杜鑫波學習站立、走路和上下樓梯是從4歲開始的。她身體發軟,首先要學會站立。剛開始,杜鑫波站一秒就倒了下去,後來慢慢站穩了,媽媽便把她放在腿上,訓練她的平衡,然後再教她使用肌肉力量走路;學會走路後,再學習上下樓梯。
有一天,杜鑫波站在家門口的樓梯上,無論媽媽怎麼鼓勵,她就是不敢邁出腳。沮喪的媽媽拿起棍子,朝女兒的屁股上抽打,杜鑫波撕心裂肺地大哭。鄰居心疼地勸媽媽別為難孩子了,媽媽哭著説:“她和別人不一樣,如果這次原諒了她,她可能再也學不會了。”
從4歲到7歲,媽媽用3年時間教會了杜鑫波走路和上下樓梯。在杜鑫波的記憶裏,爬樓梯的日子“不堪回首”。當她左一隻腳右一隻腳努力爬上幾級臺階後,卻因為站不住又滾了下來。每天,媽媽陪著她從1樓爬到6樓,再從6樓下到1樓,上午4次,下午3次。因為走路不穩,她常常摔跤,但媽媽從不扶她,而是教她尋找支點自己爬起來。
最艱難的訓練是寫字。直到今天,寫字仍然是杜鑫波每天練習的功課。
當年,4歲的杜鑫波因為身體發軟,腿不停地晃動,也坐不穩。父母用布帶把她的腳和桌子捆在一起,才能讓她的手穩定地放在桌上。這一個動作,訓練了一年。
之後,媽媽把筆塞進她握得很緊的拳頭裏,讓她畫畫、寫字。她練鉛筆、毛筆、碳素筆,手上磨出了血泡和老繭;每一次寫字她全身肌肉緊繃,汗流浹背;從拿筆到在紙上落下第一筆,再到寫出歪扭不清的字;從把字寫在大楷本上,再寫到拼音格、作文格裏,杜鑫波用了10年。她記得,有一次,因為字寫不進格子裏,媽媽不準她吃飯,從下午兩點到晚上7點,全家人都餓著肚子。
7歲時,雖然杜鑫波走路搖搖晃晃,寫字説話都很吃力,但她的父母認為她應該和正常孩子一樣進入學校上學,而不是去特殊教育學校。為此,他們專門訓練她上廁所時不用馬桶。
然而報名並不順利,杜鑫波媽媽找過的學校都拒絕了她,直到他們來到昆明市盤龍區青雲小學。在獲得校長的允諾後,媽媽牽著杜鑫波走進盤龍區教育局,訴説了他們的經歷,區教育局立即安排青雲小學接收了不屬於學校轄區招生範圍內的杜鑫波。
“我和他們素不相識,但他們給了我們機會。”杜鑫波媽媽説。
上學後,杜鑫波學習最大的障礙還是寫字。這件普通孩子輕易能做到的事,對杜鑫波來説卻是“天大的困難”。
“冬天我們都穿著羽絨服,她只穿一件薄襯衣,一寫字就滿頭大汗。”杜鑫波的高中班主任呂孟洋説。
為此,有的作業老師讓她免做,有的作業她自己完成,有的由她口述,父母代筆。
她的英語字母寫得像蚯蚓一樣,難以辨認;漢字寫到作文格裏,常常疊加在一起。為了通過考試,父母和老師幫她設計了考試方案:會做的題保證不錯,最後一道壓軸題書寫過程太長,放棄;語文和英語作文放棄字數,用優美的詞彙、句型、動人的內容來彌補書寫的不足。
此次高考,杜鑫波的英語144分,語文129分,呂孟洋分析,“是她的內容打動了閱卷老師”。
上學以來,杜鑫波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天賦和學習能力:她喜歡閱讀,四大名著讀了5遍,“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感悟”;她的聽力和記憶力極好,新概念英語聽兩遍就能默寫下來,錯誤很少;雖然説話困難,但她上課會舉手回答問題;儘管老師和同學都會耐心聽她講,但她覺得問問題“耽誤了大家的時間”,便把問題記在便簽紙上,下課後去辦公室找老師問;她上學從不遲到。即使在假期,她也從不睡懶覺,每天早上8點起床學習;她不玩手機,不迷戀遊戲,也不網購。
她成績名列前茅,是學校獲獎最多的學生之一:先後獲得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雲南省預賽一等獎、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晉級資格、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二等獎,當選“昆明美德少年”、昆明市“三好學生”。
從小學到高中,杜鑫波父母就是她的家庭教師和學習助手。在杜鑫波眼裏,地質工程師的爸爸是一個“理科通才”,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無論哪科成績下降,爸爸都能幫她補。
媽媽早在10年前就辭掉了工作,成為全職媽媽。他們從不參加朋友聚會,“因為這樣會佔用康復訓練的時間”。這個曾經性格溫和的女人,會在女兒不想訓練的時候焦慮得大發脾氣。“我不能陪她一輩子,到一定時間就得靠她自己”。她教會女兒用意志力控制住拿杯子的手,不讓杯子摔碎;教會女兒吃飯、洗臉、洗澡、疊被子、上廁所;她教育女兒坦然面對自己的身體缺陷,不回避別人異樣的眼光;為照顧女兒,她甚至在自己父親病重時無法到床邊守候,因而對父母充滿歉疚。
良好的家教、開朗的性格、燦爛的笑容,杜鑫波在班上總是給同學們帶來正能量的影響。高中畢業前夕,有同學給她留言:“你是一個特別的人,卻有堅強的意志;你是一個無力的人,卻有有力的心靈。”
從無力到有力,杜鑫波覺得她“很幸運”,爸爸媽媽沒有放棄她,學校沒有將她拒之門外;高考前夕,昆明第十中學和盤龍區教育局的老師們,共同為她申請到了改變她命運的高考延時。
“我現在還做不了什麼,我只能用好好學習、好好鍛鍊、好好生活,來回報大家。”杜鑫波説。(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文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