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富民産業 穩定脫貧有後勁

公益企業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19年04月11日 10:18 A-A+

  5年多來,甘肅藏區有20萬餘人脫貧,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31.06%下降到2018年底的3.41%。

  脫貧攻堅,不打折扣。培育富民産業,夯實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基礎;貧困村合作社全覆蓋,居住分散的農牧民也能抱團取暖;扶持發展農家樂、牧家樂,就地就近實現旅遊增收有了平臺……

  如今,這裡的百姓日子越來越滋潤,脫貧致富的動力不斷增加。

  甘肅藏區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的8個縣市和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共9個縣市。甘肅省扶貧辦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省藏區貧困人口從2013年底的22.65萬人下降到2.4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1.06%下降到3.41%。其中,2017年合作市已摘帽,2018年有碌曲、瑪曲、夏河、卓尼、迭部5個縣申請摘帽。全年退出貧困村218個,累計退出272個,佔全省藏區貧困村總數395個的69%。

  “一條牦牛絨圍巾能賣2000多元,每個月能産800多條”

  扶貧車間 就近提升附加值

  走進諾樂農牧發展公司甘南分公司(以下簡稱“諾樂”)的扶貧車間,幾位藏族婦女正在認真做活。在她們手中,牦牛絨變成細線,再經過手工精確穿線、並股、織造、染色,隨著織布機飛轉,一條條漂亮的圍巾現出雛形。

  “這之後,經過整燙、整理等步驟,一條圍巾就製作完成了,整個流程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在成品陳列室,扶貧車間致富&&人道吉仁青笑瞇瞇地説:“我們主要生産純手工牦牛絨製品,包括圍巾、衣服、包包和毛氈製品等。一條牦牛絨圍巾能賣2000多元,每個月能産800多條,國內外都有售,而且主要在國外銷售。”

  道吉仁青介紹,2018年底,在政府的引導下,諾樂被確定為當地的扶貧車間。目前村裏有120多位村民在工廠就業,其中20多位是貧困戶,廠裏管早飯和午飯,每個月工資是3000元。

  “甘南屬於藏區,百姓居住得比較分散,産業也較分散,農牧業産品附加值不高。這個扶貧車間能生産出附加值較高的産品,這種模式很好地適應了當地的現實情況。”合作市副市長旦正道吉説。

  甘南州扶貧辦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近年來,甘南州圍繞讓貧困群眾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目標,不斷培育富民産業,進一步夯實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基礎。像諾樂這樣的扶貧車間,2018年甘南州建成了62個,就地就近吸納貧困勞動力307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738人,人均實現月工資收入2620元。

  “去年分紅4萬多元,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抱團致富 助力增收有良策

  在甘南州那吾鎮多河村更知地自然村的興盛奶牛養殖農牧民專業合作社,一位村民打開了廠子的大門,趕著牦牛朝著草山走去,浩浩蕩蕩的牦牛群在落雪的草場上宛如珍珠一般,格外漂亮。

  “這個合作社是2012年成立的,建設有標準化牛舍18座,貯草棚1座,還有12間冷庫以及除草機、旋耕機、乳品檢測儀等設備。”合作社法人德合拉説。

  45歲的切得是加入合作社的建檔立卡戶,以前的生活靠放牧,有17頭牦牛,每年收入不到兩萬塊錢。加入合作社後,仍享受各項扶持政策,這幾年分紅也一年都沒落下。

  “以前沒有合作社的時候,大家都是小農意識,單打獨鬥,家裏兩個人都得放牧,辛苦得很,也沒辦法出去務工。現在放牧、勞動都是合作社統一管理,政府還引導乳業公司長期以保護價收購我們的牛奶。去年分紅4萬多元,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切得笑著説。

  自2017年下半年甘南啟動農牧村“三變”改革試點以來,合作社以訂單生産的方式,將全村207畝耕地和13.5畝建設用地入股到合作社,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也扶持了50萬元投入到合作社。幾年間,更知地自然村的18戶村民全部成了專業合作社的股東,其中有6戶建檔立卡戶。合作社更是帶動了多河村全部210多戶村民致富增收,包括了81戶建檔立卡戶。

  興盛奶牛養殖農牧民專業合作社的小小會議室裏,大家幹完了活,開始坐到一起説起話來。“我們現在的産品,還沒辦法走得更遠,因為沒有農産品三品一標的認證,這個標準比較高,目前還達不到。不過我們現在所有的努力都朝著這個方向走,等這個目標實現了我們還想做網店。”德合拉説。

  甘南州既是牧區也是藏區,這裡的農牧民居住比較分散,一直以農牧業為生。將産業扶貧作為實現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甘南州在全州貧困村實現了合作社和集體經濟全覆蓋。目前,當地龍頭企業已帶動合作社178個,帶動貧困戶3995戶、22882人,帶動就業738人,戶均增收2848元。

  “牛羊少了,但收入增加了”

  牧旅結合 綠水青山引客來

  天高雲淡,草山懷抱下的碌曲縣尕海鎮尕秀村,靜靜地睡在草原上。錯落有致的藏式民居映入眼簾,寬闊整潔的道路直通遠方。

  眼前的尕秀村正是甘南州第一批創建的“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村”,這裡平均海拔3300米,緊臨國道213線,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風景如畫。過去,居住在這裡的村民都是純牧民,一頂帳篷、幾頭牦牛,外加幾隻藏羊就是他們的全部家當,亂倒亂扔垃圾的現象並不鮮見。

  轉變始於幾年前,甘南州開始實施“全域無垃圾”的環境革命,尕秀村鋪庭院、刷圍墻、通暖氣、改廁所、裝廳堂、蓋廚房,基礎設施大大改觀。

  環境變好了,富起來成為下一個目標。

  甘南州扶貧辦有關負責同志介紹,尕秀村將農村“三變”改革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將鄉村旅遊作為重點産業,實施了帳篷城、牧家樂等5個旅遊項目。82戶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的“扶貧帳篷”以入股方式投入到度假中心,每家一頂帳篷,每頂帳篷5000元作為投資資金入股。帳篷城分紅,村集體經濟佔30%,一般戶佔30%,貧困戶佔40%。

  在尕秀村村民貢保加的牧家樂裏,酸奶、糌粑、酥油茶,風味藏餐讓人眼前一亮。在村子裏還可以買到加工好的風乾牦牛肉、蕨麻、曲拉、蟲草等特色産品。“等到6、7月份,進入旅遊旺季時,一天能賺上千塊錢呢。” 貢保加對記者説,“以前就是靠牛羊,逐水草而居。現在變化可大了,雖然我的牛羊少了,但收入增加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甘南州著眼脫貧攻堅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結合“全域無垃圾”創建行動,打造旅遊專業村157個。扶持發展農家樂、牧家樂等1600多家,為3.8萬農牧民群眾就地就近實現旅遊增收搭建了平臺,其中17個旅遊專業村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納入“三區三州”旅遊公益扶貧規劃範圍,甘南旅遊扶貧減貧模式入圍“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

  “下一步,甘南州全年計劃減少貧困人口1.79萬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以下,退出貧困村97個。舟曲、臨潭兩個深度貧困縣,貧困發生率分別為7.95%和6.31%,要在今年達到脫貧摘帽條件。加大對非貧困縣、貧困村內貧困人口的支持。貧困人口退出後,保持扶貧政策的連續性,盡最大努力減少和防止脫貧人口返貧。”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甘南州委書記俞成輝信心滿滿。

  《人民日報》(2019年04月08日08 版  記者 銀燕)

編輯:張迪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