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2017尋找方大曾公益校園行——華中科技大學

精神傳承校園行 來源:央視網 2017年05月31日 16:42 A-A+

2017尋找方大曾公益校園行——華中科技大學

2017尋找方大曾公益校園行——華中科技大學

      2017年4月15日,歷史不能遺忘--“方大曾校園行”公益計劃講座在新聞學院開講。中央電視臺辦公室綜合處處長、高級編輯馮雪松走上講臺,通過回憶戰地記者方大曾的經歷,講解當代青年學子應具備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養。
  方大曾是20世紀30年代的知名記者,以攝影和通訊報道見長,留下了大量新聞文字和影像。他曾經是《大公報》戰地特派員,是“盧溝橋事變”現場報道第一人。1937年7月10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第三天,他即前往盧溝橋前線採訪,寫出長篇報道《盧溝橋抗戰記》,配以照片發表。他的最後一篇文章《平漢北段的變化》在保定完成後,從蠡縣寄出,于1937年9月30日發表在《大公報》上,自此以後音信全無。
  1999年,在被方大曾留下的837張珍貴膠片深深吸引後,時任中央電視臺紀錄片導演的馮雪松毅然走上“尋找方大曾”的道路。長達15年的追蹤采寫,在保定、蠡縣、石家莊、太原等多地的實地探尋中,馮雪松完成了紀錄片《尋找方大曾》的拍攝,並出版《方大曾:消失與重現》一書,2015年還創辦了“方大曾紀念室”。馮雪松結合方大曾拍攝的照片和采寫的新聞通訊,向同學們展現了方大曾戰地記者和民生攝影師的形象,並分享了他帶領團隊進行紀錄片拍攝的經歷。
  “在當時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一台相機、一支筆就可以完成如此出色的新聞作品,這是最值得我們敬佩和深思的。”馮雪松多次強調方大曾作品背後包含著新聞從業者的專業素養。方大曾的去向依然未解,但馮雪松表示會繼續探尋下去。
  為了弘揚和傳承方大曾的精神,讓學子們了解前輩的新聞理念和追求,樹立堅定的價值觀,馮雪松發起“方大曾校園行”公益計劃。從2015年9月起,他走入各大學,以講座、展演、交流會等形式,重現抗戰中方大曾不畏艱險記錄時代的經歷,展現他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切情懷,激發學子們愛國、敬業、責任、擔當的意識。馮雪松計劃,到今年7月“盧溝橋事變”80週年、方大曾誕辰105週年紀念日時止,共開展20站活動。目前,該公益計劃已先後走進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大學等15站。
  本次講座也是新聞學院與光電信息學院的特色黨日活動。來自兩個學院的部分教師、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講座。新聞學院黨委副書記李磊表示,這不僅是一個講座,也是一堂號召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們“傳承民族精神,承擔家國使命”的專題黨課。

編輯:舒猛 責任編輯:
860010-11210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