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理財參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蝸居”大城市的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回鄉

 

CCTV.com  2009年12月29日 09:5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從某種程度上説,這人就像豆芽一樣,根再細,也追著水分去長。

  前幾天,許多人都在關注中青報“青春何處安放”系列文章:《別讓大城市妄想症壓垮自己》、《志存高遠的青年是否一定要蝸居北京》、《“蟻族”不需要憐憫和悲情》,這三篇文章的觀點相當連續:從“試圖用所謂的熱情和吃苦換取‘大城市入門證’,可能是一種虛妄,一種不切實際的偏執。在現實與想象的巨大落差下,難免失落、自卑和焦慮,這又何必”,到“不是誰都有資格擠進大城市的,這不是勢利,而是現實”,再到“樹挪死,人挪活,如果在大城市‘蟻居’不下去,不妨換個地方”,當然,這三篇文章的影響也是相當的廣,已經有不少人就“有沒有資格”這事兒跟中青報打筆仗。

  其實,單就“有沒有資格”這事兒,還真不值得“打仗”,道理很簡單:“蝸居”與否、在哪“蝸居”、“蝸”不“蝸”得下去都是人家自個兒的事情,這無關“勢利”,只是“權利”。您可以笑話他的夢做得虛妄,您也可以嘆息他悲劇收場,您更可以有自個兒的夢想,比如把小城市或者農村作為未來生活的地方(實際上,大城市裏有很多人這麼想、不過只是想想)——但您就是不能站在道德高地、做悲天憫人狀要求別人“換個地方”,因為“資格”這種玩意兒屬於“歧視”,只有“能力”這種東西才屬於“市場”。

  真正值得討論的是:“蝸居”大城市的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回鄉,即使每天花兩三個小時在上班路上,即使生活得像一隻負重的螞蟻一樣,即使終日窩在地下室裏不見陽光?

  惟一的答案是:故鄉不是敲鑼打鼓歡迎他們回去的地方,更不是能“只關心糧食和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地方。

  昨天,《半月談》刊發了一篇調查,內容是“地方非理性招商”,在這篇調查裏,咱們可以看到某縣級市在高速公路旁豎滿“招商引資是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衡量經濟發展環境的惟一標準是讓投資者滿意”的宣傳牌;咱們可以看到一些地方為“搶商”大搞“讓利”、“陪嫁”,地價低到連“三通一平”(通水、通路、通電、平整土地)的成本都無法收回的境地;咱們可以看到許多地方層層下指標招商,連婦聯、公安局、紀委也分到任務、被要求充分利用“人脈關係”……這讓人很難不思考如下問題:在一個“全年財政收入只有5億、其中3億用於政府開工資”的小城市,它可以提供什麼樣的資源、機會、環境?回到這裡的年輕人——如果他沒有那麼幸運吃上財政飯的話,他是不是一定能夠像勸導者説得那樣,“謀份不錯的差事,並享受低得多的生活成本與更少的生活壓力”?當他發現故鄉不需要他的專業過硬,只需要他的“關係”過硬的時候,他會不會更加“失落、自卑和焦慮”?

  近些年來,咱們的城市化遵循著不容分説向大城市傾斜的發展邏輯,資源與財富的過度集中對中小城市、鄉鎮、農村産生了巨大的擠出效應,許多人不是不安分,只是被生活趕到了大城市而已。滯後的中小城市、貧困的農村使得大城市不斷吃緊,許多人是待不下去,但是他沒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回去。農民工不會因為工資微薄而停止返城,是因為農村收入太低,年輕人不會因為“蝸居”而停止擠到大城市,是因為中小城市缺乏機遇,這都是一樣的道理。如果説眼下城鎮化的目的之一是希望農民在中小城鎮定居,那麼另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年輕人能在中小城市找到差事、不用被迫流動到大城市裏去——這跟縮小收入差距一樣,是一個“再平衡”的過程。當“再平衡”剛剛開始的節骨眼上,咱們需要探討的是如何支持中小城市發展,而不是年輕人怎麼才能“安分守己”、“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

責編:陳平麗

1/1

  相關鏈結: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