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理財參謀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一套房子"啃"三代 如何不做高壓下的房奴?

 

CCTV.com  2009年12月03日 14:2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廣州日報  

  一個令外國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中國式的現實是,如今在城市中兩個青年結婚買房,不少人不但自己掏錢,雙方父母也得掏錢,甚至雙方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會掏錢。這種為獨生子女購買婚房的“第三方埋單”現象,造成很多人因為一套房子一連透支了幾十年的消費能力,甚至有的家庭一下子透支了三代人的生活品質,這不得不令人反思這背後的深刻原因。

  買房的N個理由:沒有房子永遠只是幸福的臨時工

  對漂泊在另一座城市的工薪階層來説,沒有房子,他還極可能遭遇各種現實難題。

  在博客作者夏余才看來,沒有住房,個人戶口就會成為第一大難題。“戶口不解決,你就永遠是某個城市裏的‘臨時工’或‘暫住者’,福利和待遇將大打折扣。哪怕你沒有房子也找到了愛人,兩個人的戶口也不成問題,但隨著房價的上漲,你所租住房子的房價也會水漲船高。如此一來,你就不得不經常的搬家。如果這一切你都不在乎,你都可以忍受,可你的下一代,該怎麼辦呢?入戶會成問題,入托會成問題,上學還會成問題。

  “沒有住房,幸福將在哪?人在城市裏暫時性地居住著,隨時隨地可能被掃地出門,隨時隨地可能遭受歧視。愛情也只能是暫時性的,隨時可能被拋棄,隨時隨地可能各奔東西。”

  不買房的理由:為房子透支半輩子幸福不划算

  業內人士賈臥龍在博客中寫道:“買房子的確是件幸福的事,但是如果為了房子透支後半輩子的幸福就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了,買房是一種消費行為,而不該是透支生活的惡性行為。買房前應全面估量個人現有資産和支付能力,選擇適宜房價水平的房子,選擇適合的還貸方式,每月房貸支出不超過家庭收入的25%……有了房子不一定就有了生活的幸福,不要把房子看成是感情的助推器,更不要讓房子充當婚姻的入場券……”

  全國房地産經理人聯盟、副秘書長陳寶存撰文稱,房奴産生的根本問題是國人居住理念不現實導致的超前消費……應該鼓勵的住房消費理念恰恰是高收入階層主要是購買新房,中低收入人群購買二手房,或者選擇租賃房。合理的消費理念是不以買房為唯一的價值尺度。(記者梁嬋)

  “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數字蹦出腦海:房貸六千,吃穿用兩千五,冉冉上幼兒園一千五,人情往來六百,交通費五百八,物業管理三四百,手機話費兩百五,還有煤氣水電費兩百。也就是説,從我甦醒的第一個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進賬四百……這就是我活在這個城市的成本。”

  ——《蝸居》臺詞

  你的愛情為房愁嗎?

  總參與人數:6372

  1.希望他有房,若是真愛,沒房照嫁 1539票 24.16%

  2.放不下感情,但沒房心裏肯定不爽 1257票 19.73%

  3.兩難,愛情遭遇現實,難免會低頭 1254票 19.68%

  4.有房子,才是談愛情的前提呀! 1169票 18.35%

  5.愛情哪能當飯吃?物質保障更重要 803票 12.6%

  6.完全不會,感情絕不會受房子影響 349票 5.48%

1/6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