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隨著氣氛驟降寒冬已至,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蝸居加入了“懶人”的行列。另一方面也是年底將至,一些公司和市民的大規模投資等計劃也都將近尾聲,最後的兩個月一般用來進行理財和盤點。那麼“懶人”們該如何理財,理財師給的建議是“操作少,收益好”,但有一點是要明確的,那就是“要有懶的意識,卻要避免懶的行為”。
懶人理財寶典一學會統籌全局
“我與其説理財,不如説其實就是存錢、炒點股、基金什麼的,這方面不懂什麼,而且沒那麼多精力投入到這方面。”與孫先生的理財觀相同的人並不在少數,儘管人們的理財觀念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大多數家庭的理財方式還是比較單一,60%以上的資金都是銀行儲蓄,很多家庭還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家庭理財規劃。年收入在15萬元的王先生算得上是白領一族,但日子仍過得緊巴巴。存在銀行的定期,利息少得可憐,拿10萬元存上一年定期,收益也就2000多元,連通脹都無法抵禦。一部分投到股市、基市的錢,漲漲跌跌沒有定數,不僅沒掙到錢,現在還虧損了30%。
家庭理財的過程中,應根據財務狀況選擇合適的投資渠道,不同的投資渠道其風險性和安全性是不一樣的,並且要合理分配不同風險産品的比例,做到長期、短期相輔相成,才能做到懶而不盲目,在兼顧安全性的同時,又具收益性和流動性,達到家庭理財的目標。對於缺乏理財知識的投資者來説,不妨選擇優秀的專業投資顧問,做出理財規劃,是個不錯的偷懶方法。
懶人理財寶典二學會積少成多
許多剛畢業的年輕人都有著“3年買車、8年買房”的規劃,但沒有幾個能真正最後做到。究其原因,還是理財中存在誤區。沒有從小處著眼,儘早理財,資産未能穩定升值,僅憑收入普通市民自然難以在短期內實現買房買車的願望。
針對於此,理財師推薦了“定額定投”的理財方法,設在投資年報收益率都是7%的前提下,投資者甲從25歲參加工作開始每年投資10萬元,連續投資10年後暫停並一直持有該資産到65歲退休,甲的資産累計可達1125.4萬元;投資者乙未進行任何投資,那麼他的資産仍然停留在100萬元。對比可知,甲在一生中拿出了100萬元的本金,卻實現了資産增值10多倍目標,這便是“時間複利”的效應。
懶人理財寶典三學會精挑細選
“我很多同事去年和我一起買的基金,先不説那些賺的,連最差的好歹也回本了,可我還虧了好多,心裏太不平衡了”韓先生對記者道出了一直憋在心裏的苦水,針對於去年股市的糟糕表現,有些表現優異的基金已經漲幅居前反彈力度不小,有些基金産品凈值回升卻極為有限,韓先生對手中所持基金錶現便極為不滿。韓先生而後透露,其實自己不太懂基金,主要是因為看到同事買的基金都賺了不少,才會跟風盲目購買。
懶人大多認為,面對市場上各類名目繁多的基金,只要聽聽朋友的意見,看看近期的介紹,大致了解一下行情,就能進行基金投資。要知道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基金公司,在公司規模、業績上卻差異顯著,投資前需要事先對基金公司背景、過往業績、産品類型、操作便捷等方面做好比較。然後選擇一個優秀的基金公司,選擇優秀基金經理所打理的産品,這樣才能在投資上少走彎路。
相關鏈結:
責編: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