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 本週市場迭宕起伏,大盤一度攻至3200點之上,但在拋壓下最終無功而返;然而股指幾次下探也獲得了支撐,日K線三次收出長下影線,基本上在3170點附近上下波動;週五大盤下探至3127點後強勢回升,以接近日高報收。目前大盤技術指標趨好,而外圍市場、經濟數據仍構成利好,下周市場大有對3200點整數關再次進行挑戰之勢。
經濟回暖 股市先知
本週公佈的經濟數據反映出中國經濟復蘇力度正在加大,儘管CPI和PPI數據仍在負值,分別為-0.5%和-5.8%,但已經從底部走出並形成了一個上升通道。可以預料,這兩個數據走向正值只是時間問題,而且還不需要很長的時間。
春江水暖鴨先知,反映在股市上那就是經濟回暖股市先知了。還未走出通縮,市場已經在開始防範通脹了,而股市也早已提前反映:今年的這波從年頭幾乎要漲到年底的行情就是很典型地反映了這個特徵。也許哪天等到通脹走到頭了,股市頂部也就顯現出來了。而現在離這個頂點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要走。
從K線組合來看,近兩個半月來市場從2639點起步已經翻山越嶺般地走出了三波行情。底部逐級抬高,而頂部也緩緩升起,每衝撞一次整數關隘都有一番艱巨搏殺。這種態勢在今年僅剩的34個交易日中恐怕不會改變,至於能否突破3478點已無關緊要。
每年股市走勢如同農民種地一樣有大年小年,今年市場整體是大年,從年初上證指數1849點開盤走到如今。這樣的大年不僅是20年來中國股市少有的,放到世界範圍來看也是少見的。市場大年,各板塊和個股卻大小年參差不齊。今年大年的還是中小盤股票——上證指數還沒越過今年最高點3478點,但中小板綜合指數早就創出新高了。隨著IPO啟動後大量中小板和創業板股票蜂擁入市,明年市場熱點可能還是圍繞著小盤股轉。就人們的習慣思維而言,將上證指數作為衡量大盤漲跌的標準,而現行的中小板和創業板與上證指數毫不相干。此類股票漲跌獨往獨來,在大盤指數上絲毫沒有反映,這也是此類股票受遊資追逐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34個交易日,今年股市就要收官了。在市場博弈年報行情即將展開之時,投資者也得考慮自己一年操作的年報了。今年大盤升水70%,如果您的市值大於或等於這個收益,那麼您就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現在得考慮如何保住勝利成果,“煮熟的鴨子”不要飛走了,並制定一下對盈利的消費計劃。要知道如果不能分享賺錢的樂趣,個人的財富僅僅是數字遊戲而已;而小于大盤的升水幅度,那就得好好總結經驗,在來年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股市永遠有機會,過了此村有那店,不管今年戰績如何,臨近年末都得好好考慮佈局明年。以筆者之見,明年的熱點依然是小盤股,潛伏的要點為:一、盤要小,理論上講盤子越小越好;二、資本公積金要高,這説明股票有“生崽”的能力;三、企業品牌要好、遠離日薄西山的企業;四、有穩定的盈利能力,賺錢不管多少關鍵在於穩定,突然“休克”的企業很可怕;五、股價物有所值。一家好企業,但股價已經提前透支,那也沒啥意思。(應健中)
創業板促使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
李志林
本週大盤在50點的範圍裏來回折騰,上躥下跳,有人將之比喻為“搓衣板”行情,頗為貼切。究其原因,我認為是創業板開設導致了市場結構發生變化。
曾經有相當多的人預言創業板開設對主板是重大利空,28隻創業板股一起上市必使主板失血引發暴跌。我一直堅持“商品市場的比價原則不可抗拒”的觀點,認為只要創業板保持高位震蕩,那麼中小板和主板中的類創業板股(中小盤題材股)的股價必然往創業板看齊;只要創業板保持一批50-100元的股票,創業板擴容一批又一批進行下去,那麼主板將繼續維繫“權重股搭臺、中小盤股唱戲”的慢牛格局。這也許是近期新股民一週開戶30萬,而新增基民僅5萬,環比下降24%的重要原因。社保基金、國際熱錢、國內遊資加上居民儲蓄搬家,所瞄準的目標也是擁有各種題材、具有高成長性和股本高擴張性的中小盤股。因為只有這類股,才提供了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一起成長、一起擴張、一起分享財富的機會,這才是股市魅力之所在。
大盤連續七天收盤在3130點上方,但3200點卻屢攻不上,而高成長的中小盤股大大跑贏了上證綜指。從10月30日-11月10日的“八連漲”,雖然有7天是小漲,11個交易日總共上漲不到200點,但是高成長的中小盤股卻爆發了主升浪:中小企業板指數連續9天創出今年新高,甚至一批二線藍籌股也突破了3300-3400點價位,市場賺錢效應明顯。在此情況下,若仍謂“3200點阻力重重”,豈不是刻盤求劍式的死板,或者是只見表象不見本質?
與此相反,低估值的權重股卻如死水微瀾,乏人跟風,並每天都出現盤中跳水,此為何故?第一,近期市場流通股比例由原先的30%上升到70%,權重股這個龐然大物沒有資金能夠炒得動,估值呈趨低化傾向。市場終於認識到,權重股的估值不再以大盤平均市盈率為參照係,而是以分紅率為依據,維持在12-15倍市盈率水平,與國際成熟市場日益接軌。這樣,只要經濟穩定向上,股指既難以暴漲,也難以暴跌,表現為慢牛走勢。
第二,一些潛在的利空阻礙權重股上行。如銀行為了補充資本金,整體有再融資的迫切需求,並且很可能是大規模公開增發,這對市場將是重大利空。此外,今年近10萬億新增貸款中也有數量不小的壞賬風險;再説石油石化板塊,由於明年美國、歐洲和全球經濟可能再度通縮、衰退,該板塊很難盈利;至於鋼鐵板塊,國家要求産能從7億噸削減到4億噸,生存壓力大增。由於這三大權重板塊前景不妙,使市場跟風者寥寥,指數自然難有大的表現。
但是必須認識到,在“秋搶”第三波行情中,中小盤題材股也難脫波段運行特徵。一方面,中小盤股大大超過上證綜指漲幅必然會遇到巨大的獲利盤和解套盤的雙重夾擊。另一方面,基金自然不甘心長時間坐冷板凳,必然會採用砸權重股來打壓指數以搶回主動權,中小盤股很難抵擋大盤指數的跳水,只能被迫做波段。
年末將近,投資者需要少一點衝動和幻想,多一點理智和實在。控制倉位,做好波段,把握好“秋搶”結束時機。
(本文作者為華東師範大學企業與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博士)
新能源:期待一次爆發
桂浩明
近期市場儘管總體上走勢還不錯,但投資者普遍感覺操作難度比較大,主要表現為熱點飄忽不定,個股行情不那麼穩定,財富效應難以顯現。因此,從操作層面上來説,如果有一個比較有市場吸引力且能夠得到廣泛認同的熱點出現,那麼就能夠有效改變這種局面,從而為大盤向上突破提供動力。那麼,什麼熱點可以堪當此重任呢?在筆者看來,新能源板塊是其中一個較好選項。
其實,新能源概念並不新,在前幾年就已經被提了出來,今年年初的時候也曾經為眾多機構所關注,相關股票也有過一波行情。不過新能源板塊也一直充滿爭議,其中最主要的懷疑理由就是認為新能源行業現在還缺乏業績支撐,並且在可以看得見的未來也不可能創造出很高的收益。而國際市場上單晶硅價格暴跌,不少風電設備廠商經營出現困難,似乎也為此提供了依據。事實上,對新能源來説這的確是其發展中的致命傷。也因為這樣,這個板塊在今年上半年沒有能夠成為市場主要熱點,儘管在香港市場上比亞迪這樣的新能源題材股不斷上漲,以致其大股東一躍成為今年內地首富。
不過,在快到年底的時候,筆者感到新能源板塊機會有可能是真的來了,並且具備成為階段性市場熱點的條件。新能源行業現在普遍業績不理想這的確是事實,但這裡的問題並不是新能源行業技術不成熟、缺乏應用場合,而主要是受制于廉價傳統能源因素。去年石油價格暴漲客觀上刺激了一把新能源,但是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石油價格又跌了下來,這對新能源的發展構成了利空。如果以目前的國際能源價格來説,新能源的確並不是很有競爭力,這樣必然導致實體經濟對它的需求不大,難以産生規模效應,業績自然也就不可能好。不過,現在的問題是,無節制使用傳統能源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現在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擔憂。在行將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上就將重點討論由於溫室氣體排放所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並且有希望達成各國共同減少碳排放協議。而要在今後的實踐中做到這一點,前提條件就是要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發展新能源。為此,可以預期各國政府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採取一些政策來扶持新能源發展。中國也早已經在研究支持新能源發展的規劃,政策支持加上財政補貼等的落實將極大改善新能源行業的生存環境,提升相關企業的經濟效益,從而推動其突破業績瓶頸。
這裡還要提一下的是,現在世界各國都提出了調整産業結構問題。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又是能源消耗大國,其産業結構調整就以發展新能源,減少對傳統能源依賴為重點;在中國,調整産業結構涉及的範圍很大,但是發展新能源,較大幅度減少石化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已經成為其中的一個重點。顯然,現在講新能源已不僅僅是一個環保問題,同時也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是在當前條件下確保經濟較快增長的問題。基於這樣的高度來觀察,新能源的發展空間無疑是巨大的。
(本文作者為申銀萬國研究所首席分析師)
慢牛已形成 重點埋伏金融與地産
阿琪
行情在3200點附近裹步不前,一方面因為3200點是市場原先公認的目標阻力;另一方面,經濟面進一步復蘇預期和不斷增大的擴容壓力形成對峙。即加速復蘇的經濟與公司盈利主導著行情向好的大方向發展,而持續增強的擴容壓力遏止著行情向上進度,因此,行情慢牛格局已經開始顯現。
目前行情最為清晰的是主趨勢,明年上半年“經濟與上市公司利潤增速高、通脹數據高、信貸規模高”的基本面“三高”形勢可以確定。12月份即將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核心議題之一是“明年防通脹”,這句話的含義對應在股市上應是“明年防資産價格泡沫”。換言之,市場還沒有出現顯著泡沫之前,行情沒有“被調控”的憂慮。目前行情對應2009年一致盈利預期的動態市盈率只有23倍、對應2010年一致盈利預期的動態市盈率僅為18倍,這樣的估值水平離泡沫標準無疑還有相當的距離。這意味著起碼在明年二季度進入加息週期之前,更可能是明年上半年之前行情主體方向將繼續向上,進而決定了現階段的行情已經旨在於跨年度。因此,行情若有“年終震蕩”,則是一次旨在於佈局跨年度行情的低買機會。
在方向明確之後再來看目前3200點附近飄忽運行的行情,必然會“越看越明朗”:3200點是7月份行情頭部的頸線阻力,現階段行情在3200點附近震蕩得越複雜,整理得越充分,後期市場突擊新高的能量以及突破新高後的空間就越大。只有在目前震蕩整理中有新能量增補,未來行情才會跑得更遠。因此,現階段的震蕩整理是個“好行情”,而非“壞行情”!慢牛行情的最大特徵是“慢漲急跌”,震蕩中若有急跌將是一次難得的買入或增倉機會。
雖然目前個股機會在年末重組、區域經濟、年終分配等題材股上,但行情後期真正的希望與核心主題仍在金融與地産股。前者是經濟血脈,後者是經濟引擎,並且集“升值、通脹、內需”明年三大投資主題于一體,兩者加起來有超過40%的市場權重。以銀行股為主體的金融股雖然非常“笨重”,但“大塊頭自有大智慧”,它們不會在目前大市需要震蕩整理的時候表現,而是在後期行情突擊新高時自然會體現出自身的“骨幹”作用。我們相信,3478點以上的金融與地産股“二人轉”行情會更精彩!因此,從佈局明年行情角度看,操作上“打埋伏”的重點仍是金融與地産。
(本文作者為上海證券通首席分析師)
奧巴馬與股市有關嗎
文興
奧巴馬要來了!按理説美國總統與A股市場不會有什麼牽連,但是只要你留意網絡和媒體,就會發現市場中已經出現了“奧巴馬概念”。看到議論的豐富多彩,再聽到有些個股上漲據説與奧巴馬概唸有關,筆者不由覺得好笑。
的確美國方面曾表示,奧巴馬訪華期間探討的重要話題將涉及“氣候變化”和“經濟恢復”兩大方面,資本市場上與此相關聯的“低碳經濟”和“人民幣升值”兩大概念或將聞風而動。問題是關聯度有多大?股市向來故事多,如果不搞清楚什麼“奧巴馬”概念就把錢往股市投,問題還小嗎?
説有關係的主要理由是中國和美國分別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當世界上兩個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生産國聚在一起,氣候變化問題自然會是一個不得不談的話題。低碳經濟是全球的一個新理念,尤其在奧巴馬遊説下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議案》已經獲得參議院通過,美國開始了用新能源開發低碳經濟時代。有評論認為,奧巴馬倡導的新能源革命對世界的影響將超過信息革命,最終將把人類從“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的發展困境中拯救出來,從而確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經濟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
再説我國的態度,在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溫家寶總理指出,要高度重視新能源産業發展,創新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及核能技術,大力推進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加快構建以低碳排放為特徵的工業、建築、交通體系。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列,儘快確定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和市場推進措施,推動中國汽車工業跨越發展。應該説中美兩國在新能源與低碳經濟方面沒有根本的衝突點,證券市場上創造出奧巴馬概念是很聰明的。其實去年曾經被市場反復炒作的新能源概念其實就是現在的奧巴馬概念,只不過在時間上利用了奧巴馬訪華這一全世界都關注的事件而已。
用奧巴馬的觀點看世界,當然要變革,美國也是有這個能力來變革的。我國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生産大國的新聞就值得品味,美國日本紛紛把汽車生産大國桂冠拱手相讓的背後隱藏著什麼?試想如果新能源創新成功不用汽油了,汽車也不用傳統發動機了,連傳統的制動技術也不用了,那麼我們的汽車生産大國還剩下什麼呢?那時可能什麼都變了。從能源生産到能源傳輸,從機械加工到交通運輸,我們現在熟悉的一切很可能面臨淘汰。
如果硬要把奧巴馬與股市相連的話,就應該多想些問題。《後天》的導演又創作了《2012》,這不僅是一個娛樂事件,也是同人家始終帶有危機意識有關。好在股市也是一個講故事的地方,大家明白了就行。(本文作者為著名市場分析人士)
A股通過了第三次“壓力測試”
王利敏
本週大盤兩度上攻3200點未果,很多投資者對於在美股以及周邊股市連連創出新高之際A股如此疲軟相當不滿,筆者則不以為然。原因在於,本週A股已經在不知不覺之中又一次順利通過了對大盤影響極大的“壓力測試”。而由於大盤經受了第三次“壓力測試”,我們有理由對後市更加樂觀。所謂第三次“壓力測試”,是指本週三公佈的10月份新增貸款出現了大大出乎人們意料的驟減。但當日滬市僅小跌3個點,個股更是漲多跌少,隨後幾日大盤也是有驚無險,週五再度絕地反彈。況且這種情況又是發生在大盤連漲八天后,非常了不得!
自1664點大盤上漲以來,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把行情的持續上漲歸功於由於信貸持續大幅增加造成的所謂流動性充裕。更有甚者,則完完全全看著每個月公佈的上月新增貸款數來指導股市操作。正因為此,一旦新增貸款稍有風吹草動,大盤就會出現大幅波動。例如8月份大盤為什麼會出現21.81%的巨大跌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月公佈的7月份新增貸款從前一個月的1.53萬億元急速下降至3559億元;9月份的大盤為什麼能夠止跌企穩?很大程度上與信貸規模小幅回升有關。當月公佈的8月份新增貸款為4104億元,儘管仍然大大低於6月份的萬億以上,但畢竟比7月份多增了545億元,所以表現在月K線上大盤上漲了4.18%;10月份大盤上漲了7.78%,説來有點搞笑。先是銀監會一位負責人稱,9月份信貸大概在3000億元左右,曾使得不少投資者忐忑不安,但大盤卻反常上漲。最終人們發現,當月公佈的9月份新增貸款居然是5167億元,大大高於市場預期。
由此可見,新增貸款對極度關注這一數據的多數投資者來説是多麼的重要。所以本週三公佈的10月份新增貸款數無疑讓市場恐慌不小:區區2530億元,連上個月的一半都不到!按理説,大盤很可能再度大幅下跌。但讓人更為吃驚的是:本週滬市還是小漲了23個點。回顧近段時間來,A股已經順利通過了兩次“壓力測試”:第一次是11月2日,A股面臨已經處於回調中的美股上週五再度暴跌2.51%,以及由於美元持續反彈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同時暴跌的重大利空,但滬市在大幅跳空62點低開後一路走高,最終居然大漲80點;第二次“壓力測試”是創業板28隻個股同時登陸,結果也沒有對大盤造成多少衝擊。本週順利通過的“壓力測試”顯然比前兩次意義更加非同尋常,説明多數投資者已經擺脫了本輪行情以來根據新增信貸做股票的慣性思維。
三次“壓力測試”解決了三個不確定性,無疑為跨年度行情運行陡增新的動力。
(本文作者為知名市場分析師)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