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産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2009工業博覽會高峰論壇:解讀中國工業發展之道

 

CCTV.com  2009年11月13日 16:26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  

    11月3日,由世博集團、經濟觀察報、西門子聯合主辦的2009年中國工業博覽會高峰論壇“新型工業化戰略下的中國工業發展之道”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

    在本次會議中,工業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的主管領導與中外專家、企業高層共同對中國的工業化戰略和路徑安排這一重大命題進行了解讀和討論,從政策安排、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創新等多個層面對未來中國的工業發展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見解。

    在政策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指出,中國和發達工業國家處於不同的階段,面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共同之處,更有不同之處。作為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應該把增長GDP,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同時關注可持續發展。在政策方面,工業節能對完成十一五規劃設定的節能減排的目標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未來,工業領域仍然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領域和主攻方向。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産業化司副司長戴過強則介紹了科技部提出“第二次技術創新工程”。即通過引導企業自主創新、建立企業技術聯盟、推出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提高中國的整體創新能力三大導向。

    在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方面,著名經濟學家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表示,中國的工業化遠未完成,這次金融危機凸顯了實業的重要性,回歸實業正在成為趨勢。中國更需要專注的發展實業,發展工業。另外,樊綱指出低碳經濟是新型的工業化發展道路當中的一個新的機遇,應該客觀分析中國在世界上的權利和責任,積極地應對全球變暖的挑戰,積極應對全球市場結構和人們行為變化産生的新市場和新機會,發展自己。

    德國駐華使館的公使,經濟處主任柯殷表示,德國和中國的經濟是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處在不同的工業化階段,卻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德國和中國都必須要更加有效的使用資源,創造對於環境有利的技術,而且要為我們的國家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德國和中國應該進一步的擴大合作,要採取更加積極的方式,促進企業和學界之間的合作。
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兼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教授在發言中指出,應通過結構調整實現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低炭技術;新能源、節能和再製造技術;智慧電網體系和儲能技術;碳固定、碳轉變、碳中和技術;碳交易都可能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新機遇。

    E3G歐盟中國項目部主任南南?6?1倫丁認為,在低碳和可持續發展領域,中國和歐盟有著廣闊的合作方向。通過低炭技術投資示範的項目,可以把雙方政策支持、企業技術支持,和新融資渠道的開發結合起來。另外在中歐合作中,既需要大企業參與,還需要中小企業參與。中歐低炭技術與示範區這樣的合作機制,將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技術支持。

    參加本次峰會的企業帶來了各自在節能領域和創新領域的最新情況。西門子東北亞區的首席執行官郝睿強博士表示,創新也是西門子發展和成功的秘訣。在工業節能減排、新能源開發利用,建築節能方面,西門子與中國企業有著廣泛的合作。雲南零排放的太陽能項目、把二氧化硫的排放率降低7%的寶鋼項目等等。

    通用汽車公司副總裁陳實介紹了在汽車領域的新能源開發利用方向。如,通過新技術改善傳統發動機的能效,開發非糧乙醇等生物能源和其他替代能源等等。

    在中國工業的創新方面,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張祥表示,在中國當前所處的階段,應該繼續加強對外部資源的吸收引進。中國企業走出去進行兼併收購,將提升中國在科學技術、品牌、管理方面的競爭力。

    世界創新研究院院長馬俊如指出了中國未來在創新方面的方向,即幫助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發揮中小企業創新更為活躍的特點,提升中國整體的創新能力。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路風則建議,未來應該在政策和機制方面進行改進,為中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的環境。並且要堅持以“我”為主的,獨立的創新能力的建設。

  相關鏈結:


 

責編:任威風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