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報告措辭的改變被視為中方改變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提法,也引發外界揣測人民幣升值的時間點
● 圍繞近期熱錢涌入現象的爭論引起央行關注,但短期內不太可能讓人民幣升值
中國央行報告中區區40多字的段落到底能解讀出多大的市場動向?這個疑問在昨天的資本市場找到了答案。
滬深B股指數11月12日震蕩走高。滬B指收報229.57點,漲2.55%,成交1.39億股,成交金額8.07億美元,較上一交易日的4.32億美元放大87%;深B指收報577.43點,漲1.92%,成交1.99億股,成交金額9.36億港元,較上一交易日的4.87億港元放大92%。B股指數一舉拿下年內新高。B股新高的背後,是人民幣升值預期釋放出的強勢利好。
那麼,人民幣是否真的開始打開升值通道了?
11月1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了《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09年第三季度)》,這份52頁篇幅的報告中,在“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的章節裏,指出央行將“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和主要貨幣走勢變化,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觸動媒體神經
中國人民銀行報告裏的一句“將結合國際資本流動和主要貨幣走勢變化,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刺激了境外媒體的神經,把這一措辭視為中方改變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提法;同時,也引發外界揣測人民幣升值的時間點,甚至有專家預測最快在明年初。
境外各大知名財經媒體都就以上這40多個字的文字大做文章。美國《華爾街日報》撰文稱“中國央行匯率政策出現新提法”,指這一措辭上的罕見變化,正趕上中國經濟先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復蘇、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加大之際。英國《金融時報》則打出“中國央行承認人民幣受到升值壓力”的標題,稱“中國央行在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使用上述新措辭之前,全球要求中國上調人民幣匯率的壓力與日俱增,尤其是來自歐盟和日本的壓力”。
升值壓力的包圍圈
而隨著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臨近,呼籲人民幣升值的聲音開始不斷升溫。無形的升值壓力如影隨形。
上週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人民幣匯率被“嚴重低估”。另外,據國外媒體週三所見的一份聲明草案顯示,包括美國、中國和日本在內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21國財政部長均認同,包括匯率與利率的靈活價格體系是實現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
要求中國上調人民幣匯率的呼聲和壓力與日俱增,但是不少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央行最新的措辭,並不一定意味著匯率政策會馬上轉向。瑞銀經濟學家王濤説,“央行在調整措辭之後,可以更加靈活地解釋任何匯率措施,但不一定會改變匯率政策,因為央行之前表示,在確定人民幣匯率時會參考其他許多貨幣。”而渣打銀行經濟學家魏利則指出,新的措辭説明,圍繞近期熱錢涌入現象的爭論引起央行關注,但中國央行短期內不太可能讓人民幣升值。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