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隨著高盛、安聯集團、美國運通三大外資戰略投資者所持有的約121億H股的解禁,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601398)(601398.SH,1398.HK)迎來10月解禁潮的第一波。
不過,市場並沒有像以往一樣被外資戰投拋售中資銀行股的擔憂籠罩。10月19日,受H股整體上揚帶動,幾大中資銀行股紛紛上漲;其工行略漲0.65%,是當日成交量最大的5大港股之一。
19日晚,工行與安聯集團、美國運通分別就戰略投資股份鎖定期結束後的安排作出説明。後者雙雙表示,近期無意出售其持有的工行股份。
安聯集團表示,鎖定期結束後,公司近期無意出售其持有的工商銀行股份。如安聯未來擬出售該股份,其將積極與工行協作,妥善處理股份解禁有關事宜,並將研究能提高價值及降低市場影響的可行方案,優先考慮以私募配售方式出售給投資者。
美國運通亦表示,鎖定期結束後該公司將繼續持有工行股份。
此外,同日工行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採訪時稱,根據3月25日,高盛集團與工行達成的新的“自動延長鎖定期一年”的承諾,此次高盛解禁的另外一半H股(82.4億股)在2010年4月28日之前不會被拋售。
根據2006年上市時的安排,高盛、安聯集團和美國運通原持有工行164.8億、64.3億和12.8億股H股,按照是時的安排,將於2009年4月28日和10月20日以同等數量分期解禁。
3月25日,工行2008年業績發佈會上,高盛集團副董事長兼高盛亞洲董事長麥克 埃文斯(J . Michael Evans)承諾:2010 年4月28 日前,將不會變現其持有本行股權的80%:其中包括于2009 年4 月28 日解禁的30%,及于2009 年10 月20 日解禁的50%。
不過當時安聯與美國運通並未一致行動。4月28日,二者分別將全部解禁的32.16億股和6.38億股工行H股,通過私募配售方式轉讓給了一些經過選擇的投資者,獲利不菲。
稍晚一個月,高盛以每股4.8至4.9港幣的價格,將其持有的30.2億股工行H股拋售,套現金額約18.78億-19.17億美元,相當於已發行H股股份的3.7%及總股份的0.9%。
此後的10月27日,兩大國有股東——財政部和中央匯金公司——所持的2360.12億股(佔工行總股本70.66%)也將迎來解禁,此後工行進入全流通時代,對此,不過市場沒有太多擔憂。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鄭家華也預計這次拋售對市場並不會有太大影響。原因是,“在前兩次國有銀行拋售之時,市場已看到中國政府已找到下手托出,而且包賺不賠。這次是否有人減持,作為市場人士我們並不擔心。”
今年10月9日,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同時發佈公告稱,匯金分別增持其A股3007萬股、1614萬股、513萬股,並承諾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
2009年7月,匯金公司持有的中行1.12%A股解禁時,匯金就曾表態,“解禁不等於減持”,也不意味著匯金公司對國有重點金融機構持股政策有何重大調整。
此次解禁的還有社保基金理事會持有的工行70.51億H股。不過,國泰君安銀行業分析師伍永剛認為,社保基金理事會作為長期投資者,減持可能性也不大。
相關鏈結:
責編:龐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