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文物流失背後,那些如同包漿的“文化”推手
青海、甘肅文物大量流失的情形(相關報道見9月8日、9月11日《中國青年報》),據説已持續十多年了。這期間,雖然也經治理,也有收效,但依然暗流涌動。按説,這樣的事體差不多已屬法律的範疇,與文化藝術頗有些距離了。不過,觀察此一具體“文化事件”可知,長期的文物流失背後,折射出來的卻是整體性的文化亂象。某一地區長期養成的官場文化、政治文化,某一時期蔚成風氣的商業文化、民間文化等等,猬集輻輳于利益旗下,交互作用在文物身上,共同成為文物流失的幕後推手。
《中國青年報》9月11日報道,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員李健民發現,在盛産紅山玉的內蒙古赤峰,人人以收藏紅山玉為榮。更有甚者,當地大小官員常在迎來送往中把紅山玉器、特別是其中上等貨色,當作重要的行賄受賄物品,這在當地已成公開的秘密。事實上,這樣基於文物受讓的“藝術雅貪”,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已經成為地方公害。這些年社會上的收藏熱愈演愈烈,其中很大一部分推動力,即來源於一些官員對於文物的不加擇取的嗜好。
“雅貪”的文物嗜好儘管瘋狂,卻因為蒙了一層文化的輕紗,而顯出某種程度的溫情,也使得行賄受賄少了些許赤裸。似乎,這不過是小毛病,甚至都算不上毛病,而是一種盛世之下的文化點綴和風雅回歸。只是,官員一旦養成此種“雅好”,官場上大抵也會很快形成相互授受的風氣。現在很難斷言這風氣有多麼嚴重,不過,“貨”有限而“欲”無窮,因為權力的介入,原本花樣翻新的倒賣盜賣會更加一路暢通,原本無助的文物會益加無助。
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風氣所及,看上去光鮮的文物圈子就會變成欲壑難填的大糞坑。糞坑自有糞坑動員資源的能量,比如,廣袤土地上的老百姓可能會利用幫忙之機向考古隊員“學習”技術,大大小小的商人會鑽可鑽的任何空子,而把持不住的公職人員甚至會以公務之名或盜挖或扣押或倒賣……在這樣的全民“文化熱情”面前,提高文物保護意識的説辭不免蒼白。
青海、甘肅十多年來大量文物流失,多半係這些因素合力造成。然各種力量焦點看似在“文化藝術”上,實則更指向文化藝術之外的利益。蘊藉在青海蛙紋人頭彩陶罐之上的彩陶文化,不過是盜賣者的籌碼。甚至可以説,在一些人眼中,幾乎所有的文物,指向的都是可兌現的待兌現的利益。文化其表,利益其裏;風雅開路,利祿收官。凝聚著人類文明信息的文物既以文化聚集了世人目光,卻也因此與文化産生了深深隔膜。這是怎樣的無以言説的悲哀!
也因此,有人開列良方,主張除嚴格查處文物走私之外,重要的就是導之以利,認為“鼓勵發現者上交文物,給予與市場等值的獎勵,才能避免文物大量流失”。如此以利導利,貌似公允,實則不免笨拙。且不論獎勵的錢從何而來,即便有錢,如何操作也成問題。更何況,國家出面的收購反倒可能推動民間的文物盜掘,在合法的旗號下,民間一旦爆發出“發現”的熱情,那些散落在原野上的、黃土下的文物,大概很難不遭荼毒。
今年3月,圓明園銅獸首回歸引發全民熱議乃至激發了出位的文化行為,很多人也許認為那是普通中國人愛國熱情的一次爆發。其實,在該事件中,媒體固然引導公眾注意到大批文物流落海外的現實,卻有意無意忽略了那些文物如何出去的問題。而不明了這一點,愛國熱情濫用與否且不説,至少不能引起民眾對文物外流的足夠警惕。口扎不住,僅僅靠買是買不完的。甚至,不問來歷,只求回歸,回購行為都有可能成為洗錢的途徑。
可見,文物流失問題雖然肇因于利益,卻不能單純地以利導引。相反是要斬斷這一條利益的鏈條,回歸文化的、藝術的本質。國民之熱愛中國器物、追慕中華文化,原本就應該存有一份對歷史的溫情和敬意,斷不應該成為文物流失的幕後推手。只要社會上的收藏熱不減退,則文物流失不會根絕;只要官員的文物熱情不減退,則文物地下流通不會消失……如果説有源頭的話,一個時代的文化風尚始終是這個時代種種文化行為的終極解釋者。
眼下,尚看不到文物熱、收藏熱有退燒跡象。如何讓這樣的熱潮駐留于文化、止步于利益,恐非易事。特別是當文物一旦沾染上眾多現實因素,治理文物流失便成為奢望。從歷史上看,文物的周圍,如同器具的包漿一樣,多的是熙熙攘攘的利來利往。一部文物的傳承流轉史,便是一部權力、利益的博弈史。在這個背景下,斬斷利益鏈、回歸文化談何容易。然而,不斬斷這利益鏈,照此速度,則中華文明亦有可能一點點流走。(胡印斌)
相關鏈結: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