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望于年內出臺鼓勵民間投資的20條措施,其中包括允許個人註冊從事放貸業務的《放貸人條例》。
9月3日的最新消息顯示,國家發改委投資所研究員張漢亞已公開證實,民間稱之為“20條”的《關於進一步鼓勵和促進民間投資的若干意見》已于7月初通過討論,並遞交國務院。同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又以“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實現中小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為題召開網絡解讀會,眾多問題指向“民間投資”。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朱宏任昨天坦承,目前中小民企遇到的問題之一便是融資困境。
推廣集體融資
“融資難是中小企業在應對金融危機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朱宏任表示,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很多探索。除了上市融資,支持金融機構開展中小企業貸款證券化試點,規範和促進産權交易市場發展外,國家還積極推進中小企業集合發債。對於中小企業集合發債,朱宏任表示“是新的有效形式”。
“對於此形式,工信部已經認可。”單個中小企業發債有困難,通過多家中小企業集合發債,以解決這類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目前這些做法已經成為不少地方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有效形式。”朱宏任舉例説,最近北京、深圳、大連等省市都已經成功發行了中小企業的集合債券,發行總額達到了18.2億元。另外,政府正在建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機制,支持不同層次的中小創投公司設立與發展,下一步還將通過稅收優惠、財政支持,創投引導資金等多種形式引導民間資本設立創投企業,鼓勵引導各類創業投資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投資力度。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