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頻道 > 國內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晉煤改革將刷新我國能源版圖

 

CCTV.com  2009年08月31日 09:3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經濟參考報  

山西潞安集團煤油循環經濟園區一角。本報記者燕雁 攝

  非規模化不生産、非集約化不生産、非循環經濟不生産、非安全達標不生産。山西省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煤炭企業兼併重組整合,實現煤炭産業調整振興。被看作中國煤炭行業排頭兵的“晉煤方陣”,迎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變化最大的一次改革。

  山西煤炭將向何方去?山西省省長王君用幾個概貌性特徵勾勒出2011年山西煤炭工業的輪廓:全省只保留1000座煤礦,在現有的2600座煤礦基礎上壓減60%多;兼併重組整合後的煤炭企業規模原則上不低於年産300萬噸,單井生産規模原則上不低於90萬噸;煤炭生産全部實現機械化,普遍推廣綜採技術;安全生産全面達標;煤礦領導要有專業技術背景,從業人員全部培訓後持證上崗。

  王君曾任大同礦礦務局長、煤炭工業部副部長和國家安監總局局長,深諳我國煤炭業的現狀和世界煤炭業的發展潮流;山西煤炭業也一向被視為我國煤炭工業的“縮影”。業內人士分析,晉煤規模化、集約化、循環經濟和本質安全的全面轉身,可以看作我國能源版圖刷新的前奏。

  痛定思痛山西終結“小煤礦經濟”

  山西的幾千座小煤礦曾經強勁地支撐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這幾年,山西的小煤礦一直在整合,9萬噸、15萬噸、30萬噸,門檻在不斷提高,但全省煤炭工業“多、小、散、低”的粗放模式仍未徹底改變。目前,全省仍有各類煤礦2600座,其中30萬噸及以下的小煤礦佔了近七成,各類礦井平均單井規模只有36萬噸。全省採煤機械化程度不到30%。

  小煤礦給今天的山西帶來什麼?《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到的數據材料令人觸目驚心。

  用最小代價和震蕩打造“大煤炭經濟”

  山西省政府秘書長王清憲説,這次危機給了山西休養生息、調整振興的難得機遇。現在整合付出的停産損失最小,機會成本最小,山西省利用今明兩年時間淘汰落後小煤礦,推出1000個規模達到年産90萬噸的機械化煤礦,全面整治煤炭的生産經營格局。一旦市場好轉,就會以全新的産業面貌站上行業高端。

  他説當前就是推進資源整合的黃金期,首先,生産要素全部進入下行期,工業品價格、勞動力工資、銀行利率、進口機械設備價格全部下降,這個時候,正好是優勢煤炭企業進行低成本擴張的好時機。其次,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給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兼併重組提供了良好的融資條件。

  王清憲説,這就好比“肉價跌了擺筵席”,當前如此低廉的要素價格和寬鬆的供應環境,我們正好推進資源整合,讓一切有利因素向煤炭工業匯聚,讓煤炭工業享受一次“産業盛宴”。

  晉煤整合對山西財政影響有三

  煤礦企業兼併重組整合後,山西各級財政和民生事業也將得到進一步改善。煤礦企業兼併重組整合後,對山西財政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産量增加帶來的收入。按現在噸煤平均100元的稅收算,增加2億噸煤就意味著國家要增加200億元的稅收。二是兼併重組後煤炭産量增加帶動其他産業發展帶來的收入。三是主體減少後便於加強稅收監管,防堵漏洞帶來的稅收。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