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上海一家房地産專業機構提出了“集智建房”的概念,集智建房打出的旗號是住房個人定制,購房者可以從房子的規劃設計開始,就參與進來,表達自己對理想住宅的想法,貢獻智慧。
房地産的“DIY”到底可不可行?最近,由上海人錢生輝發起的國內首個集智建房項目,在江蘇省太倉市試水了。
由錢生輝發起的這個國內首個集智建房項目,最近正在江蘇省的太倉市緊鑼密鼓的籌備著,並將於本月正式開工。這次他們首先要建造的是一幢高14層,擁有30多套複式房型的樣板樓。錢生輝介紹説,比起集資建房需要集中個體購房者資金來,集智建房借鑒了傳統的房地産開發模式,集合幾位有雄厚財力的出資人,共同註冊成立一家正規的房産開發公司,以這家公司的名義帶購房者組團實地考察,討論設計方案,然後買地造房子,在結構封頂後再預售。
錢生輝 集智建房發起人:我們目前只是第一步,做一個樣品,最近也在籌建一個股份型的公司,就是讓更多的投資人一起來參與。
據介紹,在建造房屋時,“集智建房”不像傳統開發商一樣,只提供千篇一律的房型,而是考慮購房者的需要,來分割面積,為每個人度身建造個性化的房子。至於購房者所需要做的,就是在項目沒開工前,先交5萬元,簽一個意向合同,提前預定房子。更讓購房者們心動的是,房産開發公司向他們保證,集智建房的房價一定會低於市場價;另外根據意向合同,在沒有簽訂預售合同前,如果購房者反悔,不想再買這個房子了,5萬元意向金也可以全額退還。
集智建房能否撼動高房價 業內人士存疑
在錢生輝看來,他所倡導的集智建房理念,將形成鯰魚效應,為目前的高房價降溫。但是,要讓開發商拱手將自己的高額利潤讓給買房人,這樣的好事聽起來總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那麼,集智建房的開發商憑什麼承諾,他們的房價一定會低於市場價呢?這種模式到底能不能撼動日益走高的房價呢?
按照錢生輝的説法,目前,市場上商品房價格偏高,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開發商的利潤率較高,而集智購房採用的是滾動開發模式,一幢樓只要有50%的房子被預定掉,就正式動工建造,這樣可以保證房子一建好就能收回成本,另外在營銷上也奉行薄利多銷的原則。
錢生輝 集智建房項目發起人:我通過2年做一個項目,甚至我5年可以做3個項目,那麼我可以實現我的利潤最大化,但是我並不需要在一個項目上去無限制地增加它的價格。
根據他們向買房人公佈的成本,太倉試驗的第一個項目,按照規劃容積率1.75推算,每平米樓板價僅為400元,再加上建設安置費及稅費成本,每平米的成本為2700元左右,而他們的售價約為每平米3000元,利潤率僅為10%。不過,業內人士對集智建房在上海推廣的前景並不看好。因為在土地資源日益緊缺的上海,開發商必須通過市場化的招投標方式拍地,土地成本很難降低。如果一直堅持微利開發,那麼,在拍地時,開發商的資金實力將很難與一些大型房地産公司匹敵。 至於要撼動房價,業內人士認為更是不太可能。因為,商品房的價格遵循比價效應,也就是説,普通樓盤的房價會跟著附近龍頭樓盤的價格走,如果只一個樓盤堅持低價銷售,最終難逃被市場吃掉的命運。
這個集智建房項目選在江蘇太倉市,距離上海市約一個小時的車程。“集智建房”目前不違反國家政策。但是它的前途如何,還要靠時間檢驗。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