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見到那種瘋狂的局面都會有想買的衝動。”最近,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小張在某樓盤徹夜排隊買了一套房。在市場一片喊漲聲中,他擔心繼續漲價咬咬牙終於出手了。今年房價飆升,不少人像小張一樣,提前“釋放”了住房需求。
經濟學中有一個名詞叫“羊群效應”,是指市場上存在那些沒有形成自己的預期或沒有獲得一手信息的投資者,他們將根據其他投資者的行為來改變自己的行為。事實上,消費者很容易為氛圍所影響,“羊群效應”就是一種跟風行為,它表現了一種從眾心理。
開發商深諳利用“羊群效應”助漲房價之道。有的開發商在開盤前雇人排隊;有的開發商故意“捂盤”囤積地盤和樓盤,製造市場供不應求的假象;有的開發商通過各類虛假廣告、宣傳單以及“軟新聞”等不透明信息發佈預期上漲的信息……這些開發商刻意製造緊張空氣,在消費者中傳遞房價上漲的預測,促使其在“羊群效應”作用下出手買進,而消費者的群體性購買行為加上開發商順勢的漲價行為,又進一步加劇了欲購而未購房者的“不買還要漲”的恐慌心理。隨後,人們不願發生的事發生了:房價開始飆升。
其實,所有“羊群行為”的發生基礎都是信息的不對稱性和不完整性,信息會影響市場人氣。目前,開發商掌控了房源、房價、銷售進度、供求比等等對購買行為産生決定性影響的核心信息,並擁有資金優勢,很容易製造緊張空氣,操縱市場,促使購買者“羊群效應”的形成。
明白了“羊群效應”的危害,該怎樣防範開發商人為製造緊張氛圍、避免消費者在假信息誘導下“跟風”呢?
我們知道,如果信息對稱,市場前景是可預期的,人們的市場行為會趨於穩健、理性。但在房地産市場中,單憑消費者的個人努力,恐怕永遠改變不了信息弱勢的地位,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履行職責,提供具有普遍公信力的房地産信息。
目前,社會上之所以有開發商和一些媒體炒作的空間,是和相關政府部門沒有及時告知公眾客觀、全面的樓市信息密切有關。比如,近期房價漲速較快的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相關部門,如果能及時準確地告訴當地居民今年供應的土地面積有多少、地段在哪、全年將會有多少套房子供應到市場上,消費者想必會心中更加有底。如果政府部門再能定期公佈累積的閒置土地將會在何時形成商品房供應量,已經售出去的房子空置率有多少,未來規劃中如何保證新增人口的住房需求,消費者對樓市供求多半會形成自己相對理性的判斷。如果政府部門能及時對散佈虛假消息的房地産開發商嚴肅處理,消費者就不會那麼輕易被“忽悠”了。
現實世界中,信息的完全對稱和完整很難做到,但我們可以儘量減少這種不對稱、不完整,給予消費者足夠多而有效的信息,讓整個房地産市場交易處於公開透明狀態,幫助人們理性決定自己的購買行為。讓小張這樣的購房者少些焦慮、多些理智,也讓樓市少些瘋狂、多些理性。(于猛)
相關鏈結:
責編:張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