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期盼已久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7月6日在上海首先啟動。業內專家普遍認為,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不僅有助於減少企業成本,緩解中國外貿下滑的壓力,同時也意味著我國邁出了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第一步,以後人民幣有希望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貨幣之一。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是落實國務院關於金融促進經濟發展若干意見,應對金融危機、滿足企業需求,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根據7月1日央行正式下發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首批試點地區為上海市和廣東省內的廣州、深圳、珠海和東莞等4城市,境外試點地域範圍為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上海總部主任蘇寧在當天的啟動儀式上致辭時指出,在當前國際主流結算貨幣匯率波動幅度加大的情況下,允許我國企業以匯率相對穩定的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結算,不僅有利於企業規避匯率風險,也有利於貿易雙方鎖定並明晰交易成本,降低因採用第三方貨幣結算而帶來的二次匯兌成本,從而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促進我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發展。
“實現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後,境外企業將持有人民幣。他們必然要求人民幣能便利地兌換成其他外幣,並且可以規避匯率風險,以及保值、套利。”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而從宏觀角度來講,有利於推動我國的經濟與周邊地區經濟區域一體化的發展。
連平同時指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啟動,對提高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有很大的好處,有利於逐步改變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我認為以後人民幣有希望成為全球最主要的貨幣之一。”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試點,對相關的銀行來説,也是帶來了眾多利好。
對此,連平表示,在人民幣具備了跨境結算支付的功能之後,商業銀行需要持有的外匯頭寸規模將會比此前降低,從而降低匯率風險。他同時指出,從業務發展的角度來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可以為中資行帶來很多新的業務。
“此前由於外資行具備優勢,進出口企業習慣到外資行辦理業務,隨著人民幣可以用來進行跨境貿易結算和支付,這一優勢將逐漸向中資行轉移。”連平説,而隨著規模逐漸做大,試點中資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也將得到提升。
在今年4月底公佈的《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對此,連平表示,從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長遠發展來看,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對上海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的開放將産生新的推動作用。
“隨著人民幣貿易結算業務的發展,尤其是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將産生更多投資需求,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銀行理財産品,甚至金融市場。”連平説,無論投資者套利、規避匯率風險,還是獲得投資收益,這些需求都將對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過程中,不斷開放以及對資本項下人民幣可兌換提出新的要求。記者 朱寶琛
相關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