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6日電(記者王宇、劉詩平) 對人民幣國際化來説,7月6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當日在上海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首批業務成功。這是自國務院決定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之後一個重要進展,不僅受到我國外貿企業普遍歡迎,而且引起國際市場高度關注。
跨境貿易中以人民幣進行結算,不僅將有效降低企業在貿易中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同時也預示著在跨境貿易中人民幣從計價貨幣提升為結算貨幣,順應了國內外市場、企業的需求,有利於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發展。
一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大都採用美元和歐元等國際貨幣進行結算。去年秋季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元、歐元匯率波動劇烈,企業經營風險大大增加,市場上以幣值相對穩定的人民幣進行結算的呼聲日趨強烈。以人民幣進行跨境貿易結算,可以為企業簡化跨境貿易手續,降低交易成本,規避匯率風險,使進出口企業實現雙贏,在全球貿易低迷的大背景下有利於穩定雙邊貿易。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開啟,預示著人民幣國際化征程跨出堅實一步。縱觀世界金融發展歷史,一國貨幣若要成為國際貨幣,首先應成為區域內的貿易結算貨幣,其次應成為市場投資者的投資貨幣,之後才能成為全球儲備貨幣,完成國際化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此次國際金融危機,暴露了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改革現有國際貨幣體系成為世界經濟穩定發展的迫切需要。減少對美元的依賴,讓人民幣走出國門並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當前我國面對全球複雜金融形勢的應時之舉。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表明了國內外市場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但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既有機遇,也有風險,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走相當長的路,期間尤需加快體制創新。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首批業務成功之時,這一點需要謹記。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