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經濟頻道 > 人物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謝國忠:打折買股票産品的"吸血"本質

 

CCTV.com  2009年06月29日 14:04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央視網綜合  

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資料圖)

  Accumulator,打折買股票,KODA,累股證……

  這些説的都是同一種産品,也就是在去年在香港私人銀行中流傳火熱,卻讓私人銀行客戶損失慘重、賠得傾家蕩産的産品--累計股票期權産品。

  記者採訪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揭開打折買股票産品的"吸血"本質。

  投行對衝風險後,利潤已在手

  謝國忠説,這款産品很簡單,就是"分期付款買股票"。其實也就是利用了投資者喜歡貪小便宜這種概念。

  "如果中國人壽是30塊錢,我答應你每個月買1000股,你買的價格是28塊。上限我給你36塊錢是封頂的,下面是不封底的。所以給投資者形成一個假象,本來你就會覺得中國人壽的股票肯定漲,而他讓你買的價格又比現貨股票價格要低一些,所以這個裏面的誘惑就很大。這個産品就是利用了人的思維方式裏面的一個弱點。"

  實際上,對於投資銀行來説,"打折買股票産品"就是由幾個期權結合起來的。投資銀行在36塊和28塊分別賣出兩個不同的期權結構,把風險完全對沖掉。

  當私人銀行給客戶報出打折的價格時,其所給的價格就是投行在市場上做了對衝的價格。

  "投行事先把期權買好以後,他就已經對衝了風險了,利潤已經放到口袋裏了。"謝國忠説。也就是説,後面投資者是賺是賠,意義已經不大了。

  杠桿過大,投資者是最後承受者

  謝國忠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説過,"打折買股票産品"在2007年養活了在香港的國際投行,這些拼命推銷"打折買股票産品"的私人銀行家,在投資者賠得欲哭無淚的時候,卻享受着天堂般的生活。

  謝國忠説:"私人銀行部門本來應該是為客戶着想,要長期服務客戶的。但是由於該産品的激勵機制,沒有達到這個平衡,當産品能夠為投行賺很多的錢,投行、私人銀行自己利益過分大的時候,這些客戶經理可以出賣任何人。"

  "因為這是個杠桿産品,當時私人銀行很多人賺1000萬、2000萬美金,你看當時香港排隊買保時捷跑車的都是這些人。"

  由於杠桿太大,而像私人理財部、投資銀行等這些人都不是拿工資的,而是拿提成的,所以其中巨大利益可以讓這些人為了自己利益不惜犧牲客戶。

  謝國忠還説,當投行或券商在對衝的時候就相當於幫你買股票,這個做法也引發了當時股票大漲,對股票的需求被杠桿放大了。

  "當時2007年股票9月份、10月份大漲就是跟這個有關的。因為對衝的過程當中,有貸款給你的概念,投行説你每個月可以買1000股中國人壽,實際上他已經買好了,風險已經對衝了,他不可能自己去承擔這個風險的。"

  就是因為簽這些協議,引起了對股票的需求,而這個需求並不是通過現金來的,而是別人借給你的錢,當時這個股票的需求是杠桿來的放大,因此在股市上産生了泡沫,當泡沫破滅時,勢必有人要為此承擔代價,而投行風險已經對衝完畢,付出代價的就只有客戶本人了。

  謝國忠説,最近又出現了這種借錢買股票的産品,但沒有這麼大的杠桿倍數,只是與之類似的産品。

  投資者打官司只是交學費

  記者採訪謝國忠的時候,他正在香港。謝國忠説,他那邊倒沒有聽説狀告銀行的案子,而很多這類案件,最後都是私下了結的。

  "有的人連去告的錢都沒有了,都虧完了。他們不懂,他當時簽了那麼厚的文件裏面,投行已經把所有可能的協議都寫進去了,投行和私人銀行要輸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説為什麼這類案件最後都是私了的。"

  而對於客戶存在私人銀行的錢或者資産,怎麼就會變成理財資金被挪用到這類産品之中去。

  謝國忠解釋説,因為客戶是用自有資金購買的産品,但是客戶簽署的文件中寫得很清楚,如果股票價格跌的話,就説明這個合約裏面有虧空,那麼客戶必須補倉。而投行是有權動用你壓在裏面的資産,甚至把它們賣掉去補倉的。這些東西客戶簽的合約裏面都有,只是很多客戶自己沒有看而已。

  對於內地的客戶,謝國忠認為,打官司沒有用,大部分就是"來回走一圈",錢都丟在裏面交學費了。

  謝國忠分析這些投資者的心理時説:"有些投資者在股票漲了很久沒進去,最後想狂賭一把,借錢來賭,往往這個時候都是高位的時候,也就是註定要虧錢的時候。"

  除此之外記者也了解到,針對近日部分媒體有關KODA事宜的新聞報道,星展銀行(中國)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KODA只是星展銀行(香港)推出銷售的一款投資理財産品。星展(中國)從未銷售或參與KODA産品的銷售,因此,星展(中國)不會對官司作任何評述。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