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市場熱評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誰是刀尖上的舞者? 頂級私募離場響警鐘

 

CCTV.com  2009年06月20日 08:1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與2007年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市場演繹出了驚人相似的一幕:前五個月題材股雞犬升天,財富神話頻頻上演,但“紅五月”過後的六月,市場變得頗不寧靜,震蕩幅度明顯加大,市場賺錢效應逐漸消失。而同樣是在一場熱潮之後,私募業績顯著分化,整體遠跑輸大盤,部分大牌私募甚至心生退意。

  種種相似意味著“魚尾”行情的到來,還是私募熊市思維的爆發和蔓延?六月“謎局”過後,市場又會如何表現?不過,從近一年私募業績來看,金中和、武當、星石等等之所以能夠遠遠跑贏大盤,風險控制是其中一個舉足輕重的因素。

  頂級私募離場敲響警鐘

  今年以來,發生在私募界最有影響力的事件當屬頂級私募曉楊投資“掌門人”楊駿金盆洗手一事。

  四月底,在市場如火如荼之際,楊駿將旗下三隻陽光私募産品易手,交由趙軍的淡水泉管理。楊駿表示,國內的投資方式已經不適合自己。2008年他就一直在做PE投資(私募股權投資),至今投資項目已超過30個。而對於未來市場,楊駿悲觀地認為,上證指數的6000點正如1990年台灣加權指數的12000點、1989年日經225指數的39000點、納斯達克泡沫時的5000點一樣,是一輩子都見不到的點位。不過,楊駿的離開並未如去年初趙丹陽清場一樣在坊間掀起波瀾,楊離開之後,上證指數仍不斷創出新高。而此時的市場也開始遙想4000點,甚至更高點位的美事。

  或許楊駿的離開是因為“心太累”,不過另一位投資功力深厚的民間高手陶章華博士的空倉出局則蘊藏著戰略的成分。陶章華曾準確判斷2007年頂部和去年11月份的底部,並成功逃頂和抄底。他在朝陽永續一個非公開論壇上曾多次展示了自己的投資策略。今年4月30日,陶博士發出“戰略空倉N個月”的口號,但他並未給出空倉的理由。中國證券報記者為此曾多次追問他,他説:“沒什麼,就是想休息一下了,休息其實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有遠離市場,才能更加清晰地看透市場。市場各大板塊都已經全部輪炒了一遍,空倉休息問題不大,股市的錢是賺不完的。”

  陶博士的離場遭到不少同行的非議,很多私募認為,陶這次也許真的看錯了,而市場也仍在上漲途中。五月底,另外一位“勇者”邁克吳站了出來,目前已在加勒比海釣魚的他給投資者建議就只有一個字“賣”,五月底他自己也已將倉位降至極限位置。

  他説:“現在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已裝進口袋的錢牢牢看緊,該收網撈魚時,就應該毫不猶豫地收網,而不貪戀後面還有幾條小黃魚。最近不少人感覺很難賺錢,追高就被套,殺跌就割在低位。傻瓜天天都有,只要你不是就行。”

  其實,除了上述三位已將盈利收袋的高手外,另一些陽光私募高手也逐漸降低了倉位。今年最牛的私募羅偉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已經將倉位降至五成。他説:“今年下半年雖然個股機會可能仍然不少,但市場可能會有一次大級別調整,如果能夠躲過這一劫,我就算成功。”

  武當資産的掌門人田榮華也表示,目前已將倉位降低。不過,田榮華認為,仍有很多優選個股的機會,特別是金融、地産和鋼鐵,等四季度經濟轉好之後,市場反而可能會出現調整,因為股市總是先行于市場。而從一些陽光私募的凈值來看,近兩個月變化不大,其中相當一部分可能也已經降低倉位。深圳某網站長期跟蹤私募的小彭説:“之前就聽不少私募在説,炒完五月後就去旅遊不看股票了。如果會賺錢的,的確也賺夠了。”

  誰是刀尖上的舞者?

  眾多私募“牛人”陸續離場,是否意味著行情已接近尾聲,剩下的難道全是殘渣?雖然風險控制是必要的,但如果由此得出肯定的答案,市場也許就不會有瘋狂的一天。而事實上,有一些私募並未受到悲觀論調的影響,一如既往地延續著持股思維。

  去年凈值損失較大的一些私募,今年滿倉操作的思維令他們受益不少,行情也給了他們極大的持股信心。今年的私募黑馬、堅守低碳經濟的投資專家石波表示,他很少在意二級市場每天的漲跌,他關注的是企業基本面變化的情況。而正是因為這種投資思路,今年石波贏得了不少掌聲。不過,有人將石波今年的成功歸結于碰運氣,認為石波的成功是碰巧遇上了新能源,持有石波的基金需要“大心臟”。但站在長遠和成長的高度來看,石波獨到的眼光還是值得讚許的。

  另一位被業內戲稱為私募“不死鳥”的但斌,也依然執著于他的理念。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但斌略帶興奮地説:“我不想談市場,我們不看這個,一直滿倉持股,而且由於重倉持有茅臺和招行,近期他的産品凈值已經回到1元以上。”與但斌一樣,深圳龍騰資産管理董事長吳險峰也處於滿倉待漲之中。

  而近三個月産品凈值暴漲50%的“策略大師”管理人、技術派高手楊永興更是認為,目前看空不合時宜,重組概念和銀行股都存在較大機會。他説:“我倒是希望市場能夠跌一跌,市場漲起來,大家都賺錢,看不出真實水平。不過,大盤看似很難跌下去。”

  其實,除了部分陽光私募外,一些所謂的莊家也仍處在“潛伏”階段。一位東方雨虹的主力炒手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他去年開的幾個項目,目前都還沒有“結賬”,而且最近又新開了兩個項目。“如果從莊家的思維來考慮問題,那麼現在還沒到結賬的時候,一是雖然股價漲了不少,但盈利空間還不夠;二是不可能放棄對盤面的控制,不然以後收不到籌碼了。8月份之後市場肯定向好,明年更是,誰敢呀,最多也就做做差價。”

  據觀察,雖然目前已有不少題材股在大漲之後做出頭部,但的確有不少股票以橫盤代替整理,控盤痕跡相當明顯。而高淳陶瓷、北海國發、*ST九發等個股的表現,更是可以感覺到莊家的強勢和自信。“無論是配合大小非出貨,還是為了自己的安全出局,現在都還不是順順利利結算的時候。”

  “蝸牛式”尷尬緣何再次上演?

  這個市場不缺“牛人”,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也不管是過去還是當下,但整體來看,“牛人”畢竟是少數,也往往難以常青。

  “風水輪流轉,去年比的是誰虧得少,今年當然就是比誰賺得多了。”廣州瑞富陽光私募基金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彭亞軒説,“今年上半年私募整體上不但跑輸大市,也跑輸公募基金,這種情形是2007年的翻版。”那麼,為什麼牛市裏私募總是跑不贏市場和公募呢?

  “都是倉位惹的禍。”羅偉廣給出了答案。他説:“去年石波、我還有張慶黎(景良能量掌門人)都虧得比較慘,但今年都翻身了,而且遠遠跑贏大盤。除了選股思路外,堅持高倉位操作也是重要原因。”據彭亞軒介紹,去年風險控制極好的新同方,今年就基本上沒有參與,星石系列也是一樣。“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這可能是由私募這個行業的特性決定的,因為私募要做絕對收益,控制風險會相當嚴格,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心態可能影響了操作。”

  “其實,從市場氛圍來看,這個市場現在真的一點都不好玩。”深圳一位私募界的大佬有些失望地説,“你看看中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那些新能源股票,一個個都翻了好幾番了,國內的漲了不到一倍就全歇菜了,我在國外買的股票都賺了好幾倍,在國內買的卻還在虧錢,真是搞不懂。這個市場的玩法真的很老土,浦發銀行能把業績做到3塊錢,無非就是想增發嘛;深發展炒得那麼高,不也是新橋想賣個好價錢嗎。這些都是十幾年前的遊戲了,但偏偏還有很多人去玩。我現在大部分資金已轉到海外,在國內玩金融地産實在沒什麼意思。”

  但不可否認的是,從去年年底到現在,這個市場從來都不缺乏牛股,只是缺乏發現牛股的“牛人”。按照這種邏輯推斷,得出的結論無疑就是私募界還是太過魚龍混雜,一些缺乏管理大資金經驗的江湖術士充塞其中,一些缺乏必要研究經驗和渠道積累的機構人士也在迫不及待地加入其中,使得整個行業呈現出一種潛在的不穩定和信任危機。

  觀察人士認為,這種情況只會在兩種情況下發生質的變化,一是公募基金經理大批投身私募,二是行業真正實現優勝劣汰。畢竟,田榮華、江暉、石波、呂俊之輩已經在這個“江湖”上打出名頭。不過,即使這樣,現在依然存在著公募基金經理們是否願意加入,新加入者是否具備田榮華等的素質,以及如何在不斷擴軍中做到基業常青等問題。

  迄今為止,這個市場上真正賺到大錢的應該不是最牛的基金經理,也不是最牛的陽光私募,而應該是吳彩銀、李予成等一些超級散戶和一些未曾謀面的大小非。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採訪羅偉廣時,他也承認:“真正的頂級股市‘牛人’是不會到外面募集資金的,也沒有這個必要。”這對於整個市場來説,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悲哀,但卻又是一個不得不直面的現實。

  相關鏈結:

責編:韓文燕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