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於北京三里屯的阿爾斯通中國總裁辦公室的窗戶邊,“掌門人”布爾布勒?克魯德來回踱步,頗感興奮──中國政府4萬億元的投資方向包括電力和交通領域,正好是阿爾斯通的核心業務。
此時,他腦子里正盤算著旗下的武漢鍋爐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資建設等事宜,“我們正在建設那裏的新廠房,公司計劃將其打造成為阿爾斯通鍋爐業務的全球研發和生産基地。”
顯然,阿爾斯通──上個世紀50年代進入中國,在全球發電及軌道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領先的跨國企業,瞄準了這次絕好的發展機會。
窗外天寒地凍,室內卻是溫暖怡人。
“危”中尋“機”──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希望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全球投資者信心大都嚴重受挫,其投資決策更為謹慎。他們對中國的投資情況又是如何呢?
商務部日前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64.18億美元,同比增長26.29%;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952家,同比下降27.51%。前10月全國減資的外企有4218家,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0.8%;終止的外企有3774家,同比減少了6.6%。
細究之下,還可發現,減資撤資的多屬製造業相關行業的小企業,大跨國公司非但未撤出,反而在加大投入。
12月4日,總投資達21.68億美元的24個外商投資項目在上海集中簽約。據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統計,今年全年上海吸收外資有望創歷史新高。
對於克魯德來説,4萬億元的投資方向,讓他看到了阿爾斯通未來在中國發展的機會:加大投資,繼續為將來的業務成長積蓄力量。
抱有相同想法的還有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中國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他表示:“在經濟環境不利的時候,也是企業打造相對競爭力,為迎接經濟恢復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期抓住經濟復蘇帶來無窮機遇的一個時機。”為此,微軟將在未來3年在中國投入10億美元增強研發能力。
中國歐盟商會日前調查顯示,儘管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在中國的大部分歐盟企業還是對中國市場及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前景表現出樂觀的態度。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表示:“對歐盟企業而言,中國市場是最重要的新興市場。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事實上,中國市場有可能顯著成長。歐盟企業在華經營的重點是中國市場本身,而不是出口。”
美國、日本在華企業也持有類似觀點。就在本月初,東芝公司還在北京舉辦了一場數碼新品發佈會,推出了全高清地面數字電視一體機、筆記本電腦、數碼複合機、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多款新品。東芝中國總代表田中孝明表示,東芝將在中國市場投入更大的力度,努力擴大其各項事業的發展。
中國新一輪建設會帶動鋼鐵等基礎原材料、石化、重大裝備、電子器械等領域的投資,這給外商投資創造了新機遇。同時,外資在中國的産業和區域結構也在出現新變化:製造業仍是外商投資主要領域,農林牧漁領域實際使用外資增幅較大,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快速增長;外商投資區域佈局有所改善,中西部實際使用外資增勢相對明顯。
危中尋機,謀劃全球經濟復蘇後在中國市場的佈局,已成為外商的共識。
一起成長──
投資中國的長期戰略不會改變
“中國在微軟的全球戰略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張亞勤説:“當下,微軟正採用一些全新的業務模式,為企業和用戶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比如:基於對企業調整開支結構的理解與認識,微軟出臺了分期付款制。微軟致力於與中國的信息産業共同成長。”
自進入中國以來,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已經成為微軟在美國以外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備、發展速度最快的研發基地。它見證了中國的高速發展。
“中國在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中積累了相當的實力,同時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有很多發展的潛力和機會。”投資中國價值所在,張亞勤一語點破。
正因為中國市場的戰略高位,寶潔公司董事長兼CEO雷富禮表示:“即便是在我們最困難的1999年,我們都沒有想過要離開中國。相反,我們不斷地投資中國。我們利潤率一直都是保持兩位數增長。所以,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市場以及在全球市場來説,所佔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已是寶潔進入中國的第20個年頭了,其系列品牌已經佔領了中國的高檔日用洗潔用品市場。如今,寶潔大中華區的員工比1988年剛進入中國時增加了10倍之多,中國已經成為寶潔全球第二大市場。“在華投資是寶潔最明智的決策之一”,雷富禮説。
“我們在中國的20年,就好像是跟中國經營了20年的婚姻,我們不會分手,我們要一起成長。”雷富禮浪漫地總結了寶潔與中國的關係。
與中國一起成長,是這些在中國實現本土化的跨國公司的共同心願。
專家則指出,非常時期,對利用外資政策有必要適當調整,更好地發揮跨國公司在抗危機、保增長中的作用。比如,進一步放寬外資審批權限,改善投資環境,提供更多便利。此外,應抓住機會,細化政策,推動外商投資梯度轉移。
| |
| |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