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萬科集團董事長):不當暴發戶
大多數人:我要中500萬
郎鹹平(世界級金融專家):不炒股票和基金,買房出租不合適
大多數人:股票、基金都要抓,一生至少兩三套房
潘石屹(SOHO中國董事長):“精神”生意經
大多數人:前期分析,找準投資點
別以為把錢存進銀行就是在投資理財,如果你現在還持有這樣的想法,那我只能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的理財方法已經徹底被OUT了。
真正的理財究竟是怎樣的?絕不是存銀行,買幾套房子來出租那麼簡單,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幾位商業大腕是如何給你理財投資支招的。
你會選擇什麼活法?
解析:從兩者的答案不難看出,王石對於金錢的判斷標準與大多數人不一樣。王石曾説過這樣一句話,“我沒走發家致富這條路,如今我依然是一名拿工資的打工階層,我一直給自己定位為中産階級。”王石的邏輯是,太有錢了將會隔斷你和以往的種種關係。
借鑒:做儒商,不做暴發戶。在義利紛爭下堅守義為先,在發跡的同時不忘自身修養,這是時下那些正在打拼的商人需要真正銘記的。
理財就是投資和炒股?
一生需要幾套房?
解析:郎鹹平不炒股票不買基金,他對投資一概敬而遠之。郎鹹平一度也想在北京置業,但是他很快發現,每個月在北京居住沒有幾天,與其空著房子等自己來住,不如每次抵京租酒店。也有人建議他買一個精裝修的物業,租出去能夠有七八千元一個月。可是郎鹹平自嘲:我也算是個公眾人物,做房東還要催租管修水電什麼的,實在太不適合,這個錢,不賺也罷。
借鑒:不跟風炒股,房産置業也需要考慮自身有無確實的必要。要知道,擁有自住物業並不是這輩子一定要做的事,一切取決於個人對形勢的判斷。
怎麼投資才能事半功倍?
解析:作為輿論焦點的地産商,潘石屹最近常常口不離“精神”。2004年起住宅很火,當時全中國絕大多數開發商都做住宅,潘石屹卻投身做商業物業。因為他認為,經濟問題的實質是精神問題,他覺得精神財富中,最重要的是誠實、正直、有團結意識,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這些是基本的精神財富。
借鑒:在看問題的時候,還是要看得長遠一點。這樣才能知道哪些東西是泡沫,哪些是給社會提高價值的東西。
責編:韓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