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記者 李雁爭
16日,財政部公佈的"2009年1-6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上半年國有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降幅繼續收窄,環比呈現增長態勢。但是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還難以斷言國有企業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
1-6月,全國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7941.8億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1-5月減小1.5個百分點;累計實現利潤5534億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1-5月減小3.3個百 分點。
以上數據清晰顯示,營業收入的下降幅度遠遠小于利潤的下降幅度。
對此,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微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劇錦文認為,企業利潤下降幅度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因為很多費用是剛性的緣故。他舉例説,假定企業有100億元的營業收入,對應3%的管理費用,也就是3個億,但是如果營收下降到30億元,管理費用未必會相應地降到30億元的4%,也就是1.2個億,它可能會保持在2個億以上。
"相對於民營企業來説,國有企業的成本費用更加剛性,如果營收下降幅度較大,而費用下降不大的話,利潤自然就會下降很多。"
數據顯示,1-6月,全國國有企業成本費用總額為92571.8億元,同比下降4.3%,遠遠低於同期利潤27%的降幅。其中,管理費用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3%。
還有專家指出,企業目前仍在"去庫存化"進程中。企業因為生産的需要,在去年的經濟"過熱"階段囤積了大量原材料,而當時的原材料價格比現在高得多。如今,原材料價格下降,存貨價格也須跌價賣出,高買低賣,此項資産減值損失也大大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
但同時,利潤的降幅畢竟"比1-5月減小3.3個百分點"。上海證券分析師陸正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説明企業經營狀況在略微好轉。
但是他指出,"除了成本因素外,利潤降幅的減緩,與2008年的基數有很大關係。"2008年的企業利潤前高後低,越靠近中期,情況越嚴峻。因此,今年靠近中期的數據反而就比前期的數據更加樂觀。"降幅減緩一定是好事,但不能對此過於樂觀。"
因此上海證券認為,市場對09年凈利潤增長一致預期偏于樂觀,未來盈利增長上調空間有限。
劇錦文也認為,至少現在看來,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並沒有好轉,結構性的矛盾仍然存在。正如一個發燒的病人打了退燒藥,並不能馬上參加長跑。利潤下降的趨勢放慢,並不能斷定企業就已經過了最壞的時候。
東方證券也指出,現階段中國經濟景氣循環中通脹、外需復蘇和盈利回升假設難以成立,下半年企業盈利回升存較多不確定性。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