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濟頻道 > 國內財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GDP和CPI有望繼續反彈 下半年經濟成績單"好看"

 

CCTV.com  2009年06月29日 07:5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證券報  

>>>>>>進入經濟頻道

  與上半年或前兩年相比,甚至與明年相比,憑藉較快的GDP增速和溫和回升的CPI,下半年我國宏觀經濟交出的很可能是一份“好看”的成績單。專家預計,下半年,GDP同比增速有望達到8.5%甚至更高,CPI有望維持在零或小幅正增長。

  然而,我國經濟平穩回升仍存在不少障礙。在政府投資已見成效的情況下,下半年能否實現經濟增長動力轉換的輪動,有效消化外需不足、産能過剩和通脹預期的壓力,有待時間檢驗。

  有望逐季反彈

  由於去年基數原因以及“保增長”措施逐步顯現,全年GDP有望呈現逐季反彈的態勢。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兼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表示,分季度看,GDP增速可能分別為6%、7%、8%和9%。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6、7、8、9”的走勢判斷可能屬保守或常規估計,樂觀的看法是可能達到6%、7.5%、8.5%和10%。

  按此推算,下半年GDP增速可能達到8.5%以上甚至更高。儘管經濟已經出現見底回升勢頭,然而由於經濟好轉的基礎仍不穩固,宏觀部門暫時不會收緊政策刺激力度已經成為共識。如果出現新的意外情況,政府部門仍有餘地繼續豐富“保增長”一攬子計劃,以保證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得以持續。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認為,起碼到四季度前,政府不會對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等進行收緊。

  由於農業、服務業相對比較穩定,工業生産可以作為衡量我國經濟週期的重要指標。5月份我國工業增速達到8.9%,目前來看工業好轉的勢頭有望持續到6月份。如果二季度工業增速環比反彈3個百分點,將拉動GDP回升1.5個百分點左右。然而鋼鐵、有色價格走低,以及産能過剩壓力的存在,仍然對工業生産持續回升産生負面作用。

  CPI前低後高

  由於翹尾因素的負拉動作用逐步減弱,以及豬肉價格已經出現企穩態勢,儘管短期內CPI繼續負增長的可能性很大,但若無意外,今年CPI將出現前低後高的走勢。目前存在疑問的則在於物價未來反彈的力度是溫和還是迅猛,以及何時結束CPI及PPI負增長。

  哈繼銘認為,我國貨幣政策的寬鬆程度已經超過美國,充足的經濟刺激力度縮小了“産出缺口”,中國未來將先於美國出現通脹,明年我國CPI將攀升至3.5%-5%。國信證券認為,偏低的産能利用率對通脹的制約作用有限,全球新一輪通脹的首發區域可能在中國和印度。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預計,未來物價即使回升也將處於較低水平,與抑制生産和消費意願的通縮預期相比,溫和通脹有利於我國經濟恢復和企業利潤回升。

  對於短期走勢,高善文認為,2月份1.6%的CPI降幅已經是本輪拐點,預計今年底CPI將出現1%左右的正增長。哈繼銘預計,CPI將在10月或11月擺脫負增長,PPI則可能要等到12月。

  西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表示,8月份或9月份,我國CPI同比水平將扭負為正。

  這樣,由於上半年通縮壓力較為明顯,從全年看CPI仍可能維持同比負增長的局面,但單就下半年而言物價可能保持溫和回升的態勢。由於今年上半年CPI負增長帶來的正翹尾影響,以及豬肉價格週期以及資源價格改革推進等因素,明年上半年我國CPI較快反彈的壓力不容忽視。

  從GDP方面來看,在政府投資和財政赤字的強勁拉動下,GDP環比增速在二、三、四季度都可能維持1.5%以上的強勁增長,而明年超過這種增長的可能性並不很大。這樣來看,無論是生産還是物價,無論與先前還是之後相比,下半年我國交出的經濟成績單都會“好看”。

  動力輪動是關鍵

  儘管下半年經濟形勢有望繼續好轉,但能否由政府投資“單兵突進”到逐步恢復出口和消費增長勢頭,能否由以往經濟過度依賴投資和加工貿易,到適時啟動內需和發掘新增長點,適時實現經濟增長動力的輪動,目前來看仍不確定。

  高善文認為,儘管政府投資難以持續高速增長下去,但四季度出口和房地産投資有望好轉,從而接過經濟增長的接力棒。至於新的經濟刺激措施,目前尚沒必要出臺,應繼續觀察經濟形勢

  哈繼銘指出,經濟平穩增長關鍵要看真正的內需即民間投資和消費的啟動。目前對於民間投資領域還有不少限制,這也可以看作增長潛力。啟動消費方面,上半年政府部門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但要繼續實現消費明顯增長則比較難。

  1-5月份,房地産業開發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速為6.8%,比1-2月的1.0%有了明顯好轉。但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認為,房地産投資的恢復增長實際上幅度並不算大,房地産業的真正回暖還需要政府在土地出讓金、房地産稅費等方面給予扶持。對於激活民間投資,則需要減稅減費,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並帶動就業。

  此外,政府部門下半年有望在調結構上出臺新的舉措。比如,出臺新能源振興規劃,鼓勵區域經濟探索自身發展空間,加快實施重大科技專項等。這些措施將有助於增強經濟增長的後勁。(記者 韓曉東 實習記者 趙曉路)

  相關鏈結:

責編:王玉飛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