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森又來了,被業內人士戲稱的逢其出現人民幣必漲的“保爾森效應”卻未曾出現,相反,在12月4日-5日中美第五次經濟戰略對話前夕,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走勢突然逆轉,出現劇烈的波動和明顯的貶值。
雖然遠期NDF顯示人民幣有著大量的貶值預期,但市場更相信是央行在入市干預。在美國布什總統開創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會議期間,美國新一任政府態度未明的情況下,人民幣如此走勢釋放何種政治信號?
人民幣進入貶值通道?
儘管12月1日至4日的人民幣中間價被鎖定為:6.8505、6.8527、6.8502、6.8502,5日為6.8482,但在詢價系統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本週連續3天觸及了“跌停”水平。4日,人民幣兌美元一度以6.8845元的即期賣報價觸及波動區間的下限,之後出現輕微反彈,收報于6.8817,比上一交易日略低,全天最高價為6.8845,最低為6.8825。5日上午,繼續反彈,詢買報價為6.8687。根據央行規定,人民幣匯率單日波動幅度不超過中間價的0.5%。
市場早已經預期人民幣貶值。4日,1年期的無本金交割的遠期人民幣匯率(NDF)已高達7.3525,較之上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增加逾300點。
渣打中國區研究主管王志浩向本報記者表示,境外NDF市場目前價格隱含未來12個月人民幣將兌美元貶值6%,而境內遠期市場隱含的12個月貶值幅度僅為1.4%。本週,隨著人民幣價格大幅走低,即期市場情緒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即期市場上美元和報價的缺乏,使得交易量大幅萎縮,從境內遠期市場和境外NDF市場報價出現的較大差距判斷,但本週初“兩條線”交易(即同時在境內外兩個市場交易)的交易量非常可觀。
而今年年初到11月末,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NEER)同比升值約達20%,王志浩預計,升值已經見頂。而且,國際市場上的大部分貨幣兌美元都出現了走軟的態勢。“目前我們預計人民幣將兌美元溫和貶值,到今年年末降至7.0,明年二季度末降至7.10(在美元溫和走強的情況下),這之後,隨著美元大範圍疲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趨於穩定。”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市場力量看,貶值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經濟表現,順應了全球經濟的趨勢,因為匯率畢竟是市場供需的反映,現在的走勢也反映中國經濟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如此變動從政策層面似乎也有跡可循。12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到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匯率等多種手段,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分供應。匯率手段是首次提及。而早在11月11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巴西出席國際結算銀行會議期間表示,不排除人民幣貶值的情況。
於是,“以貶值保出口”的觀點似乎合情合理。經過高層在長三角、珠三角及山東環渤海經濟區調研後,出口企業的困境已經備受關注。保增長的一系列措施也在近期火速出臺。
釋放“政治信號”?
但人民幣匯率從來就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人民幣匯率走勢近期的重大變動,正值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之際,其中自然蘊含深意。美國財長保爾森來中國之前,就表示將在12月4日至5日于北京舉行的SED期間,促請中國政府讓人民幣進一步升值。而美國即將就任的新總統奧巴馬在競選之時,就曾稱中國對美國貿易的巨大順差與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有直接關係,並表示如當選,自己會利用所有的外交手段促使中國改變。
王志浩認為,當前時點人民幣大幅貶值,可能引發大規模的資本流出,也可能會引發與新一屆美國政府的摩擦。
而在SED期間,高層立刻現身澄清: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4日的記者吹風會上表示,未來的日子可能很艱辛,但人民幣兌美元最近的變動為市場力量作用,中國不會靠貶值來促進出口。他表示,人民幣從2005年7月開始改革,“主動性、漸進性和可控性”的原則一直沒有改變,如果國際經濟環境不出現大的變動,大家都認真地、共同協作應對危機,我估計人民幣還能保持穩定。
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也在4日表示:“我個人認為,中國堅持匯率改革的基本原則沒有任何變化。”
但市場上一直有傳言,央行在入市干預。中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認為,由於人民幣的不可兌換,中國央行還是中國外匯市場上的最大參與者。如果央行沒有加大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外匯市場上的美元將依然供大於求,這自然會導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繼續貶值。由此可見,最近三日以來的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貶值,極有可能是中國央行加大了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力度。
然而連續貶值有何深意?王勇認為,這有可能是“試探性”的信號,是中方測試美國未來對中方的經濟政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即告訴美國即將上臺的新政府,無需一味施壓中國讓人民幣升值。“此次SED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對話,奧巴馬的團隊也會參與進來,他們會對討論的內容有影響,現在是釋放了一個試探性的氣球。”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師龔方雄也在3日發佈的報告中稱,人民幣本週的急劇下跌主要是基於中國政府傳達強烈政治信號的需要,而非出於政策調整。
“同時,中國也希望鞏固市場對人民幣雙邊浮動的預期,以抵擋熱錢進一步流入。”王志浩認為。
“在過去兩年中,已經看得很清楚了,人民幣的大幅升值,既損害了中國出口商的利益,也不能解決美國的問題。中美雙方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問題上,這對中美共同應對目前的危機更有好處。”王勇説。
但王勇認為,人民幣匯率改革可能迎來“新的起點”。當前世界經濟經歷重大調整以及美國政府換屆的特定時期,恰恰為人民幣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創造了新的契機,有可能預示著中國匯率形成機制有更大的調整,朝著人民幣自由兌換的目標前進,來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此時時機也非常合適。中國可能借此機會會向美國來透露這個發展方向,具體怎麼做中國還是會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決定。
至於奧巴馬政府對華的政策朝向,王勇認為穩定的中美關係、進一步合作的大方向是不會改變的。奧巴馬並不代表美國對華政策的全部。這是多種力量綜合,美國除了民主黨的總統,還有由民主黨控制的美國國會,有明顯的貿易保護色彩。但從未來發展來看,美國國會會製造對總統的噪音,奧巴馬反而會扮演一個平衡的角色,以穩定中美關係。
完善匯率改革機制
儘管人民幣匯率承載太多深意,但從長期來看,專家認為人民幣或貶或升不應設定政策範圍,而是應該繼續改革匯率形成機制。
經過三日的激烈表現後,12月4日、5日,人民幣匯率走勢較之前三個交易日有所反彈。中國銀行的外匯分析師石磊猜測,從4日的美元頭寸投放來看,可能是央行入市引導,目的或在於維持銀行間市場的結售匯交易正常進行。
央行自始至終都未擺脫干預者的形象。此前一直有完善人民幣形成機制的呼籲。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建議,未來央行應進一步擴大匯率日內波動幅度。他認為,合適的區間是,將人民幣兌美元波動幅度進一步放大到10‰。
“人民幣兌美元的最大貶值幅度,已在12月1日-3日連續三個交易日中用足了匯改時公佈的5‰的極限。這是此前從未出現過的現象。不僅如此,這可能是央行最終入市提供美元流動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應立即宣佈波動幅度的進一步擴大,10‰將是合適的。”魯政委説,當前波幅擴大有利於恢復市場流動性。
但配套措施需及時跟進。魯政委分析説,在人民幣貶值趨勢已經形成,但貶值速度卻較慢,或者時貶時升的情況下,應當重新梳理和強化外匯匯出管制措施,做好拾遺補缺。
但摩根大通依然堅持認為,2009年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應該小幅上升。
| |
| |
責編: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