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1594年,莎士比亞創作完成了《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此後的幾百年間,這部戲劇經典又被柏遼茲、柴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等作曲家改編為極具魅力的管弦樂作品,用音符繼續講述這段悲情戀人的故事。在管弦樂作品之外,對於這一題材最為精彩的歌劇改編當屬法國作曲家古諾于1867年創作的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了紀念這位法國作曲大師誕辰200週年,國家大劇院力邀法語歌劇指揮翹楚帕特裏克·富尼耶與世界著名歌劇導演斯特法諾·波達領銜打造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並將於7月18日至22日首演亮相國家大劇院歌劇節·2018。
古諾,並非是一位眾人皆知的作曲家,但是,他以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鍵盤曲集》第一曲的前奏曲為基礎創作的《聖母頌》,確是首婦孺皆知的古典音樂名作。出生於1818年的古諾熱衷於宗教音樂和歌劇作品的創作,他筆下的音樂旋律優美、色彩豐富。其中,在歌劇創作中,他為了改變當時法國“大歌劇”過分追求宏大與排場的弊病,重拾法國藝術重精緻、重品味的傳統,開創了一種介於喜歌劇與大歌劇之間的歌劇形式。這種被稱為“抒情歌劇”的新的歌劇形式,不僅更加注重刻畫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同時,也重振了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歌劇。
古諾一生共創作了12部歌劇作品,其中,根據歌德同名詩劇創作的歌劇《浮士德》是古諾“抒情歌劇”的典範之作。但是,在他的歌劇作品中,對於人物心理描寫更為細膩動人的則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古諾十分鍾情“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個題材,且不説對莎翁原著的癡迷,據説他的前輩作曲家柏遼茲創作的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他都可以在鋼琴上背譜彈奏。在創作歌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時,古諾雖已年近半百,但他仍然調動起豐沛的情感,以貫穿始終的溫柔動人的旋律塑造他鍾愛的這對“愛侶”。其中,朱麗葉的咏嘆調“啊,我要活在這美夢中”、羅密歐的謠唱曲“愛情!強烈的愛情”以及男女主人公纏綿與不安相交織的重唱“來吧,我已經原諒了你”等頗為經典。
此次國家大劇院製作推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將由在法語歌劇領域造詣極深的指揮家帕特裏克·富尼耶執棒。富尼耶曾於今年2月執棒國家大劇院製作的另一部法國“抒情歌劇”經典《泰伊思》,並率領大劇院管弦樂團以豐富的色彩和細膩的情感,向中國觀眾呈現出“抒情歌劇”的獨特魅力。執導該劇的導演斯特法諾·波達是世界歌劇界最為著名的歌劇導演之一。對於“整體藝術”的追求,他常常在一部作品中身兼導演、舞美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和編舞五種角色。與此同時,波達的作品也有著極為鮮明的個人風格和獨具標誌性的視覺美學,並注重為觀眾留有廣闊的審美解讀空間,曾有評論表示:“波達的作品更像是引子,它們引導著觀眾去思索、去主動成為戲裏的一份子,這樣的過程充滿了對觀眾的尊重,而非硬性地複製戲劇內容。”
在演員陣容方面,來自海外的梅麗莎·波蒂、米哈埃拉·馬爾庫、弗朗西斯科·德穆洛、盧卡·格拉斯、布拉克·比爾吉利、亞歷桑德羅·隆戈、茹吉塔·阿達莫尼特等國際一線歌唱家與鬱永釗、梅傑、張文巍、張揚、張媛、苑璐、王心等多位年輕優秀、富有實力的中國歌唱家將傾情加盟,共同唱響這部法國歌劇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