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想知道中國一年宣紙産量有多少,統計出來涇縣的産量就行了。”在安徽涇縣,宣紙行業的人都會很自豪的説出這句話。這不僅僅是一種文化自信,事實也的確如此,作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只有在涇縣生産出來符合一定標準的才能叫宣紙。
宣紙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邢春榮向網友介紹宣紙歷史淵源
一群工匠的堅守與傳承
11月29日,雨後的涇縣已經露出了冬日的寒意,儘管如此,在中國宣紙文化園依然有慕名而來的散客和團隊遊客前來。穿過宣紙博物館,L型的徽派建築最能讓人嗅到“古”的味道。正是這份古樸,由中央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指導,光明網與咪咕文化聯合主辦的“致非遺 敬 匠心”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系列直播活動宣紙製作技藝專場也將地點選在了這裡。
撈紙工人正在進行撈紙工作
雖然這片文化園是遊客參觀體驗區,但裏面的工人並不是“演員”,所有“演示”都帶著品質和數量的雙重考核,“這就是最真實的宣紙生産車間,而且是古法製作。”邢春榮説,作為宣紙製作技藝目前唯一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退休後又返聘為技術顧問,除了參與廠裏重大技術改造的討論,另一部分精力則是在宣紙行業協會,將宣紙製作技藝的各個階段和流程分別在《中國宣紙》雜誌上展示,並免費發放給一些院校、經銷商。每年還帶領團隊成員參加國內外文化、藝術、非遺等各種展覽,“走出去,不僅僅是宣傳宣紙,也是讓所有在一線堅守的工匠們感受到職業所帶來的個人價值,宣紙製作技藝絕不是僅憑一兩個人就能傳承。”
留住人 才看得到未來
一張宣紙的誕生,從原料採集到最後成品需要經過108道傳統工序,大約需要四年左右的時間。邢春榮介紹説,中間每一道工序基本都需要人來操作,如果説撈紙、曬紙的工人是“水深火熱”,總有某個季節特別難熬,那麼對於那些常年從事曬灘等戶外工作的工匠來説,無論冷熱,都是對體力和毅力的考驗。
邢春榮向直播間的網友展示曬紙技藝
在曬紙間,邢春榮熟練的撕下一張潮幹的紙貼在烘焙墻面上,溫暖的墻面對南方濕冷的冬季而言就是一個自助“取暖器”,邢春榮笑著説,“舒服吧!最早可沒有這麼好。以前都是燒煤,灰塵大,工作一天鼻孔裏都是黑的。後來技術改造使用蒸汽焙,既節能減排,蒸汽焙方便控制溫度,也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
儘管如此,這樣的工作環境依然很難留住人,“曾經與當地職高合作開設過一個班,30人,最後留下來的不過一兩個。”邢春榮説,為了讓這項技藝完整保留,從2011年開始,宣紙技師、高級技師評聘得到政府支持,企業先後有多名工人榮獲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宣紙大師等榮譽稱號,還培養了年輕學徒170多名。“一線工人的工資也比之前上漲了20%左右,這種職業認同感很重要。”
從小眾文化到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宣紙,很多人覺得它是陽春白雪,是書畫家使用的,是小眾文化,與普通人關係不大,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文軍告訴記者,缺少大眾的理解與參與,成為宣紙産業做大做強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如何在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中找到宣紙的位置,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提升文化品位是當代“宣紙人”在堅守人類非遺的保護與傳承的同時必須做的事。
在宣紙文化園文創區,眾多宣紙産品供遊客選擇
目前,宣紙小鎮已成功入選安徽省第一批特色小鎮,胡文軍説,與此同時,已經計劃在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開設宣紙體驗工坊,線上線下相結合,讓廣大宣紙文化愛好者,就近體驗宣紙技藝,展示、銷售宣紙及其文創産品,進行書畫藝術交流和交易。“現在越來越多的普通百姓開始熱愛書畫,很多中小學也專門開設了書法課,可以説,書畫初學者的總量在上升,書畫正在慢慢走近大眾生活,這對宣紙産業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現在,公司在全國八大美院設立了“紅星宣紙”獎學金並開設宣紙講座,未來還將積極走進孔子學院,走向海外市場,傳播宣紙文化。(文/光明網記者彭揚 攝影:馮一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