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修繕後的箭扣長城。劉江洋攝
昨日,懷柔箭扣長城最險段——天梯至鷹飛倒仰段修繕工程全面竣工。去年6月底,箭扣長城正式啟動第一期的大修。經過近一年的緊張施工,該段終於宣告完成,同時通過了文物質量監督站的實地驗收。此次驗收主要是實地檢查是否嚴格按照圖紙進行修繕以及工程中的用料是否符合標準。
修繕遵從最小干預原則
昨天記者來到箭扣長城。鑽過熟悉的拱形門洞,原來遍佈臺階和城樓的雜草野樹已經難覓蹤影,地面乾淨平整,樓梯高低錯落,城墻恢復齊整,斷壁殘垣顯露出來,乍看上去根本分不清新舊城墻。
向左一路拾級而上,原來坍塌損毀最為嚴重的150號敵樓,現在完全變了個樣子。修繕前這座敵樓的整個二層直接坍塌下來,酥散的磚石堆成一人高的廢墟,將下面牢牢埋住。而如今,這裡的碎石已經被清理乾淨,剩下的斷壁殘垣完整地呈現出來,還對開裂的部分進行了加固。
“長城的修繕分很多種,咱們這回主要是搶險性質的,所以該是什麼樣,就還是什麼樣,原則就是最小干預,能排除隱患就行了。”説這話的是箭扣長城修繕的總工程師程永茂。這回再見到程老,感覺他明顯輕鬆了不少,“雖然施工過程極其困難,但總算是修完了,沒毀了老祖宗給咱留下的寶。”
修繕過程八易設計稿
“修長城就像給老人治病,有的大夫想下猛藥,見效快,但有的大夫想緩著治,那就需要時間長。”全程參與箭扣長城修繕設計的劉艷告訴記者,光是天梯到鷹飛倒仰這一小段,設計方案就改了八遍,歷經了三年多的時間。
不少敵樓、敵臺損毀太過嚴重,雜草、磚石碎渣、黃土等掩蓋了原本的面貌,就像150號敵樓一樣,直到地上的廢墟一點點清理出來後,才看到一層的具體情況。隨著工程進展,不斷有新發現,設計方案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一開始做的是最壞的打算,打算用鋼的框架把它頂起來,後來發現損毀情況比最開始的想象要好很多,只需要用倣古磚把拱形頂搭出來,三面的墻體就能穩住。”
此外,長城的排水是個核心問題,150號敵樓的二層已經全都坍塌,雨水直接就會落到一層,如果排水不做到位,入冬後很容易由於滲水形成凍脹造成磚體再次破裂,存水還會促進植物生長,根係也會破壞長城。因此,設計方案中就曾數次修改關於敵樓地面的坡度以及排水口的設置問題,如何在最小的干預下保護好長城。“還是要盡力把歷史痕跡都保留下來,盡可能多地把這種歷史的符號、信息都留住了。”劉艷説。
懷柔境內長城將全貫通
目前,箭扣長城仍屬於野長城範圍,並不具備對遊人開放的條件,很多地段仍坍塌嚴重,經過幾百年的風化冰凍、雨水沖刷,地面已經酥散,甚至有的輕輕一碰就會碎裂。遊客私自攀爬野長城,不僅是對自己的安全不負責任,更會對古長城造成損害。不過,隨著長城文化帶的建設,以奇險著稱的箭扣長城,將來必將推向市場,開發旅遊産業、富民産業。
據懷柔區文化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懷柔境內的長城將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完成全面修繕,屆時從慕田峪西段未開放的部分開始,到九眼樓將全線貫通,並且有望與慕田峪合併經營,向市民開放。“鷹飛倒仰”與“天梯”修繕完成後,下一步計劃接著修繕150號敵樓到162號部分,也就是著名的“北京結”到西大墻段。第三步將反過來修繕110號敵樓到正北樓部分,然後從正北樓再修到箭扣。最後又會掉頭修繕162號敵樓到九眼樓的部分。“每個段落特點都不一樣,有的要加輔助設施,有的要原址保護,長城修繕是精細活兒,難度又比較大,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進行。”該負責人説。王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