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綜藝官網

穿越400年的光影:復州皮影

文化藝術 來源:光明網 2017年05月16日 11:0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戴著500度的老花鏡,宋國超又熬了一宿,用驢皮刻出了一個新影人。老伴兒王淑玲嗔怪他:“再過幾年累瞎了,我可不伺候你。”宋國超嘿嘿一笑不吱聲兒,對老伴兒的關心,他心領神會,但對復州皮影的傳承使命,他難卸重擔。

  今年69歲的宋國超,是復州皮影戲班——“義和班”的第四代傳人,2008年被文化部評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復州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他是皮影藝術不可多得的全能藝人,不僅吹、拉、唱、打、拿樣樣精通,而且擅長雕刻影人,更是集編劇、導演于一身,技藝的全面性超過了他的祖父和父親。

  “股骨頭壞死十幾年,疼得炕都下不來了,還叫我少花錢買藥,多攢點兒錢搞皮影。”老伴兒王淑玲嘴上雖然埋怨,但心裏最能體會宋國超傳承皮影藝術的艱難。多年來,正是她的這份默默支持,讓宋國超在最艱難的時刻也沒有放棄皮影。

  小學生體驗操影。 光明日報記者 吳琳攝/光明圖片

  皮影戲,是一種傳統民間藝術,相傳産生於漢代,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生、旦、凈、末、醜”行當齊全,“説、念、唱、打”一招一式均有風格。小小的影窗,燭光透影,小小的影人,時光流轉。多少真實的聲音,凝成了樂譜、曲牌、聲腔,多少生動的音容笑貌轉化成舞動的光影。歷史文化、人情世態,通過這影窗和影人傳承著民族的性格和民族的風範。

  如果有人問:世界上最早利用光影來演戲的是哪個國家?答案或許是中國,而皮影戲就是有力的證明。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復州皮影戲,是我國古老皮影藝術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它像一株頑強的山花,深深地植根于遼南沃土,生生不息。

  復州皮影戲名字的由來,緣于復州。復州的稱謂起源於遼代。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于神州四年(919年)滅渤海國後,恐女真人為患,將居住扶余城(今吉林省扶余縣)的強宗大戶,遷到復州境內設“扶州”。為使女真人忘卻故鄉,于會同元年(938年)用同音“復”字代替“扶”字,稱“復州”,從此就有了復州這個名稱。復州位於遼東半島,瀕臨渤海,這裡交通發達,物阜民豐,是歷史上的重鎮,遼南地區經濟、文化、政治的中心。

  據《東北俗文化史》記載,復州皮影戲是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由陜西來東北戍邊的士兵傳來的,後逐漸由營房傳入民間。清朝定都瀋陽後,許多王府、將軍府以及都統府都成立家庭影班進行表演。因此上行下效,民間的皮影戲也活躍起來。

  復州皮影戲真正盛行是在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0),當時北京附近“白蓮教”活躍,有的皮影藝人也參加了“白蓮教”,被清政府誣為“懸燈匪”,並下令禁演皮影戲,灤州皮影藝人被迫流入東北並進入遼南。大約與此同時,山東登州皮影戲也陸續跨海到遼南來演出。復州皮影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産生和興起的,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復州皮影戲發展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達到了歷史上的高峰。據95歲高齡的瓦房店市政協原副主席、文化館館長牛正江介紹,1951年,他在民間藝人學習班上調查得知,當時分佈在復縣民間藝人手中,有43盤影箱,這還不包括皮影愛好者手中保存的。一盤影箱就能組成一個影班進行演出,43盤影箱就意味著一天晚上可同時演出43台皮影戲。

  當年演技較高的皮影班,一年到頭不封箱,冬天在室內演,夏天在村頭樹下露天演。當時演出的報酬比較低,花七八元錢或石八斗糧食,就能請影班唱三宿。每次演影都要有個明目,那個年代人們還受封建迷信的影響,牛馬得病,用這種形式向牛馬王許願演戲酬神,或者祈求得個豐收年,當然也用這種形式唱影慶豐收。

  “一口述説千古事,雙手揮舞百萬兵。”皮影戲是藝人用雙手操縱影人來進行表演的獨特戲曲樣式,集雕刻、美術、音樂、表演為一體,是我國最早的一種戲曲形態,也是百姓了解歷史、學習文化的有效載體。

  皮影戲的影人大多用驢皮製作。驢皮買回來,要先放在缸裏,倒入水和石灰浸泡七八個小時,把毛漚掉。然後加礬漚一天一宿。取出後,將驢皮繃在木架做的撐子上,用刀將毛根和脂肪刮乾淨,再經風乾、浸油、成半透明狀,就可以供刻影使用了。刻影人根據不同的劇情和人物進行構思、設計、刻製,最後塗色。

  民間皮影戲班七八個人就能演,每個人都是一專多能。有導演、有樂手,有唱的、有演的,尤其講究唱腔,有些老影迷,專門衝唱功而來,俗稱“聽皮影”。老藝人們這樣形容皮影表演:“白”(指道白)是骨頭,“唱”是肉,活靈活現靠操作(指耍影的技巧)。

  20世紀四五十年代,一些藝人在復州皮影戲的基礎上,又開始了創新嘗試,以真人代替影人,演員登臺表演。發展到今天,成為遠近聞名的一個新劇種——遼劇。2014年,新創作的五場大型遼劇《圓謊》,參加遼寧省第九屆藝術節調演,一舉獲得遼寧省第三屆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第九屆藝術節劇目金獎。地方傳統戲曲在傳承中發揚光大。

  “2011年,瓦房店慈善總會幫我申請了股骨頭壞死患者援助項目,做了手術,現在好了,我又能到處走了。”恢復健康的宋國超如今對傳承皮影藝術充滿了信心,“國家這麼重視,對我們這些老藝人來説,是莫大的福氣。所以,就算砸鍋賣鐵,也心甘情願。”今年他又接了一項培養皮影藝人的任務,工作勁頭兒更足了。

  

  光明日報記者 吳琳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08日 09版)

熱點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