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綜藝官網

如何管住天價演出票的“任性”

戲劇演出 來源:光明日報 2017年01月05日 09:4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近日,王菲演唱會“天價票”事件刷爆了各大網站,從當事人自稱“受害”,到知名網紅髮聲揭底,一系列由此引發的熱議瞬間席捲了輿論場。在市場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之外,輿論在接二連三的爭論中充當著“另一隻手”的角色,借助曝光和引導不斷實現平衡與糾偏。

  行業粗放發展引發亂象

  “從産業角度講,高片酬和高票價還是由行業粗放發展導致的短視行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指出,現在無論是明星工作室,還是經紀公司,很多都抱有“撈一把就走”的投機心理,因而頻繁炮製出有損長遠發展的産品,這無異於“飲鴆止渴”。

  這一浮躁不堪的投機心理體現在此次的“天價票”事件中。據悉,此次演唱會不僅票面價超出業界同行一個量級,放票後更是瞬間售罄,在“黃牛”(票販子)手中又翻了數倍。甚至有網友懷疑,有人充當“黃牛”自買自銷,哄抬價格,儼然形成一條隱形的産業鏈。

  “倘若演出的銷售機構參與了炒作票價的過程,恐怕很難讓人接受。”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新聞總監王洪波説,“高價票”現象是信息不對稱情況下人為操縱導致的結果,大多數受眾並不清楚裏邊的流程,就好比商家既掌握了定價權,又掌握了銷售權,就能通過壟斷信息來壟斷利益。

  在山西省電影家協會副主席薛晉文看來,資源壟斷後的惡性競爭,對於正常的市場秩序,以及文化建設的良好生態有害而無益,而且會透支明星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公眾形象。如此“竭澤而漁”的現象層出不窮,充分證明了産業發展的“不成熟”。

  市場病還需市場醫

  對於文化市場上出現的問題,輿論場中不乏加強管控的聲音,其中被人提起最多的,就是以行政手段強制設置“票價”“片酬”的“天花板”。譬如有人提出,可以規定明星在現場演出或影視劇製作中只能獲得定量的績效報酬,一旦超過上限,就應該接受管理層的調控,以此杜絕漫天要價。

  然而對於政策監管是否有效,眾説紛紜。有人認為,抬高票價的過程涉及部分非法行為,需要執法部門的積極干預。也有人指出,政府在打擊欺詐、壟斷等行為,保障市場的依法運轉上有必然之責,但直接干預價格恐怕未必能起到好的作用。

  對此,尹鴻表達了他的看法:“市場的亂象最好還是要依靠市場手段來解決。行政干預可以暫時遏制亂象,但一旦破壞了供求平衡,將迫使明規則轉化為‘潛規則’,從而更難察覺和防範。”換句話説,即使強行設定了票價和明星酬勞的“天花板”,基於供求規律的市場依然可以通過“黃牛”、股份等手段,將賬面上的“天價”轉移于無形。

  王洪波也指出,國內演藝市場急功近利的根源在於企業規模小,維護品牌的願望不強烈,這一點同樣出現在藝人身上。“在文化市場的供求關係之中,藝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類似的醜聞損害的不僅是企業,也是他們自身的名譽和商業價值。”

  讓輿論與行業監督充當監管利劍

  對於眾多演藝明星而言,自身被社會認可的程度顯然與身價息息相關,因此名譽的褒貶無疑“大過天”。這也意味著,充當著社會風向標作用的媒體,可能將在失控的文藝亂象中肩負起更為重要的角色。

  “明星生長的土壤是整個社會文化,很大程度上,他們都在迎合大眾的文化需求。看臉的文化自然導致‘小鮮肉’層出不窮,拜金的風向則讓明星炫富屢禁不止。因此,規範明星行為的同時,對大眾文化的輿論引導也勢在必行。”薛晉文説。

  可以看到,從天價片酬生出的媒體爭議,到天價票引發的輿論討伐,輿論場上批評的火力愈加猛烈,也引發了一批深諳其中門道的內部人出面“揭底”,進而暴露出整個産業鏈條更大的問題所在。這些批評的聲音誠然與粉絲的“無條件支持”形成了尖銳對峙,在尹鴻看來,這是有利於行業發展的好現象。

  “輿論批評無疑在市場之外,樹立了另一面‘社會形象’的鏡子,也讓明星意識到票價、片酬不是唯一的坐標,聲譽才是藝術生命更重要的價值。”尹鴻説,輿論壓力將導致供求關係的進一步調整,也是促使明星自律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除此之外,建立行之有效的行業組織,如演員協會、製片人協會等,也是制衡高價壟斷、惡性競爭的重要舉措。王洪波相信,隨著文藝市場的進一步規範化、透明化,泡沫將逐漸去除,許多不合理的現象終將得到遏制,還文藝二字應有的清白。(記者 魯博林)

推薦閱讀 天價 | 票價
熱點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